教室里的仙人掌生长得飞快,那纤细的茎秆仿佛在无声地拼尽全力,只为托举起日渐硕大的头颅。看着这脆弱与庞大间令人心悬的对比,我总忍不住担忧——怕那细细的茎,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啪”的一声断掉。这景象该多么令人惋惜!于是,我赶忙找来绳子和木棍,小心翼翼地为它支起一个依靠。有了支架的扶持,仙人掌似乎稳住了根基,得以继续安稳地向上生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这情景,不正像我们身边的孩子么?
作为老师,我时常在教室里凝视这些沉默的绿色生命。它们不言不语,却总能在生长的姿态中,向我传递关于教育的深刻启示。孩子们稚嫩的肩膀,在成长的风雨中,同样承载着难以预知的重量。学业的重压、人际的困惑、自我的迷茫……这些挑战,常让我的心也跟着悬起:他们能独自挺住吗?我们无法预知答案,却深知,他们需要恰当的支撑与引导。如同仙人掌需要那及时的绳棍,孩子们也需要在迷途时获得方向的指引,在跌倒时感受到有力的援手。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积蓄力量,真正茁壮。
然而,何时伸出援手?这分寸的把握,常常萦绕心头。干预太早,是否会折损他们自主探索、自我修复的勇气?放手太迟,又是否会错失关键的扶持时机,酿成难以挽回的遗憾?如同为仙人掌搭支架,必须在茎干濒临极限前出手,而非折断之后徒然补救。教育亦是如此,需要敏锐地洞察每一个孩子的状态,在他们真正需要时及时支撑,又在他们筋骨渐强时悄然退后,让他们的“根系”更深地扎入生活的土壤,学会独立汲取养分。
课堂上,我目睹过太多像仙人掌般坚韧的孩子。有学生在数学难题前反复演算,草稿纸写满却目光如炬;有孩子在演讲台上紧张得指尖发颤,却仍昂首挺胸完成每一个字句。他们的坚持让我领悟:那支架所传递的,不仅是物理的支撑,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老师相信你内在的力量,相信你终能挺立。而当他们最终凭借自身之力跨越难关时,那份欣慰,远比直接代劳要深沉百倍。
看着仙人掌在支架的依托下依然执着向上,我仿佛看见了孩子们在关爱与信任中逐渐挺拔的身影。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旅程,需要我们如园丁般耐心:适时浇灌,修剪杂芜,供给阳光雨露,但最根本的,是尊重每一株“幼苗”独特而内在的生长节律。有的孩子或许如仙人掌,看似沉默缓慢,却在不经意间,以惊人的姿态绽放出生命的花朵。
作为老师,我深知自己不仅是知识的引路人,更是生命成长的守护者。终有一天,支架会被撤去,绳索会被解开。但那些曾被爱与信任稳稳托举过的生命,早已在无声的滋养中,学会了如何在风雨中挺直自己的脊梁。教室里的仙人掌依然向着光生长,而我的学生们,也正在属于他们的广阔天地里,书写着关于独立与坚强的成长诗篇。
(宝塔区柳林镇中心小学教师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