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1日
筑牢机关事业保障网 提升干部职工幸福感
  编者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生活的“稳定器”,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的“助推器”。它直接关系到广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远发展,在保障干部职工老有所养、安享晚年,解除其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服务群众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期“红色社保·政策之窗”专栏聚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范围、缴费基数与比例、个人账户管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以及欺诈骗保行为的法律责任等社会广泛关注的内容,以问答形式进行权威解读,旨在帮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准确理解政策、依法履行义务、充分享受权益,切实增强政策的知晓度与执行力,让养老保险制度在机关事业单位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为干部职工的晚年生活提供坚实可靠的经济支撑,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社保力量。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有哪些?
  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分别是多少?
  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单位缴费:本单位工资总额的16%(2014年10月至2019年4月为20%),本单位工资总额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个人缴费:本人缴费工资的8%。
  2.职业年金:
  单位缴费: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
  个人缴费:本人缴费工资的4%。
  三、什么是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人员设立的、用于记录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及利息金额的账户。个人缴费数额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后,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四、退役军人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关系怎么转移?
  参保单位需为本人办理参保手续,参保后次月即可办理退役军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依照《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经办管理办法》规定,需将本人在部队缴纳的养老保险、职业年金转移至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参保单位提供本人在部队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职业年金参保缴费凭证》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到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转入。
  五、人员从省外机关事业、企业流动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关系怎么转移?
  本人联系原参保经办机构出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新就业单位依据《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并向原参保经办机构发送,原参保经办机构接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生成《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并转出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新就业单位按要求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入,经审核无误的,将转移基金分别计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流动到省内(外)企业的、省外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关系怎么转移?
  本人联系原参保经办机构出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新就业单位依据《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并向原参保单位发送,原参保单位接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生成《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并按要求向原参保经办机构发起转出申请,经审核无误的,转出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关系。
  七、机关事业单位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有哪些主要规定?
  按照《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规定:
  第一条 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和五十八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二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五十五周岁。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条 从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提高至二十年,每年提高六个月。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不满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通过延长缴费或者一次性缴费的办法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第三条 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及男职工六十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实施中不得违背职工意愿,违法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第四条 国家健全养老保险激励机制。鼓励职工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晚退多得。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三年。所在单位与职工应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明确延迟退休时间等事项。弹性延迟退休时间确定后,不再延长。
  职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的,至少应在本人选择的退休时间前三个月,以书面形式告知所在单位,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三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及男职工六十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应当及时办理退休手续。
  对已经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不再受理弹性退休申请。
  八、欺诈骗保有哪些处罚?
  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和《社会保险经办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务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周晓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