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2日
爱的接力,从一枚茶叶蛋开始
  那年,我从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一毕业,便在众人的惋惜声中回到母校任教,开启了向往的教师生活,并担任了班主任。
  入职第二周,学校举行赛教活动。我紧张地准备着,妈妈见状,早起给我煮了两个茶叶蛋。这让我想到为“蛋奶工程”的鸡蛋换种口味,便萌生了给学生煮茶叶蛋的想法。心动不如行动,下晚自习后,我向妈妈请教茶叶蛋的制作方法,然后开始操作。第二天一早,我气喘吁吁地提着热腾腾、飘着茶香的袋子跑进教室:“同学们,你们的早餐来了!”第一排的同学马上伸出头来“一探究竟”,王盼盼同学激动地大喊:“是茶叶蛋,老师,您怎么知道我最爱吃茶叶蛋呀!”我笑着说:“因为我爱你们,我的学生我来宠呀……”孩子们从我的手上接过一个个温热的茶叶蛋,顾不上烫,便迫不及待地剥开吃起来,教室里立刻弥漫着浓郁的茶叶蛋香味儿。
  “老师,我吃过不同地方的茶叶蛋,唯独您煮得最好吃。”
  “老师,您退休后可以开个茶叶蛋小店,我们会继续捧场。”
  “老师,您煮茶叶蛋有什么秘诀呢?”
  看着一张张笑盈盈的脸,听着一声声的夸赞,我满怀信心地答道:“老师的确有秘方,在茶叶蛋里加了一份爱心。”
  学生们心悦诚服地笑了。茶叶蛋吃进了他们的嘴里,但却甜在我的心里。
  从那以后,第二锅、第三锅……茶叶蛋陆续走进教室,走近学生。在我的煮蛋手艺日渐长进的同时,学生们也在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当然,煮蛋的锅也破了一个又一个。
  有一次,我生病住院,学生来看我,居然给我带了茶叶蛋。原来,在我住院期间,学生自主成立了“煮蛋小分队”。不曾想,一枚小小的茶叶蛋,不仅加深了师生情感,更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有段时间,隔壁班老师身体不舒服请假,我帮忙代了几节课。可能看着我比较累,一天早上,办公桌上放了两个鸡蛋,并写着:“身在隔壁班的我没有吃过您煮的茶叶蛋,但相信肯定很好吃,我给您带了鸡蛋,老师,您辛苦了。您隔壁班的宝贝娃……”看着两个热腾腾的鸡蛋,我的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很快到了高三,为了激励学生和缓解压力,我用纸条在其中的十几个茶叶蛋上贴上了“考神”“fighting”“小可爱”等字样。为了能抽到这十几个特殊蛋,同学们你追我赶,提高成绩,飘香的茶叶蛋成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七八年过去了,小小的鸡蛋依然是我们师生书信交流、见面叙旧时的开场话题。
  去年冬天,突然收到王盼盼同学的微信消息:“张老师,长大以后我便成了您,我也当老师啦。我接过了您的接力棒,我会向您一样用爱育人。”随后,她给我发来一张给学生煮茶叶蛋的图片……不同的人煮的茶叶蛋,传承的是相同的爱,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延安中学教师 张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