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5日
黄龙党组织建设的光辉历程

    ● 嘉宾徐锦云

  主持人宁滢:本期嘉宾徐锦云,1960年11月4日出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子长人,高级讲师。1980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黄龙县小寺庄学校教导主任,中共黄龙县委党校办公室、培训办主任及校委委员等职。延安市委组织部外聘高级讲师,全市对外宣讲团成员。2020年退休。
  宁滢:本期我们走进黄龙,探寻这片土地的早期历史渊源与党组织建设的光辉历程。黄龙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它在地理和历史上有什么特别的地位?
  嘉宾徐锦云:茫茫陕北黄土高原最南端,有一片绿海腾起,那就是黄龙山。黄龙山古称梁山,古梁山森林茂密,秦汉时因战事兵工,毁林种田,至清晚期,梁山森林景象尽失,演变成土色皆黄、盘衍若龙景象,人们渐渐呼之为黄龙山。
  黄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人类活动历史已有若干万年。1975年,“黄龙人”头盖骨化石的出土,以及县境内挖掘的原始社会6处遗址就是佐证。
  宁滢:早期共产党人是如何进入黄龙开展活动的?
  徐锦云:1923年春,共产党员李子洲派李象九回陕北活动后,李象九从瓦窑堡拉出数十人武装,到黄龙山从事保商保民活动。3个月后,韩城驻军强迫李象九离开黄龙山。1924年秋,李子洲在任绥德师范校长期间,秘密发展李象九等加入共青团组织,后他们转为共产党员。1925年秋,李象九连在宜川集义镇驻兵时,多次在黄龙山区的柳沟川、圪台街及神道岭等区域活动,向当地群众传播新的进步思想。1927年10月,“清涧起义”攻打宜川县后,李象九、谢子长等率部曾进入黄龙圪台地区休整。1928年4月,中共陕北特别委员会成立。1929年夏,刘志丹在特委工作会议上指定李象九为黄龙山区地下党负责人。同时,黄龙柏峪村的刘保奎于当年冬,经韩城薛峰区委书记田逢年介绍,秘密加入党组织,成为当时黄龙山垦区加入党组织最早的党员。
  宁滢:在后续的革命斗争中,还有哪些关键人物和事件推动了黄龙地区的革命进程?
  徐锦云:1931年,李象九被杨虎城将军任命为白澄民团指挥官,重返黄龙山,秘密组织武装和开展地下工作。1932年9月,李象九向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呈文,呈请开垦黄龙山,并以此为掩护,做长期从事地下组织工作的准备。1933年10月,刘志丹、杨森及黄志祥等人,率改编后的骑兵团进入黄龙石堡地区开辟新区。1934年6月,刘志丹、王世泰派黄罗武来黄龙山区争取“山大王”郭宝珊参加红军。10月,郭率120余人北上投红走上了革命道路。当年李象九再次来到黄龙山,以“垦荒”的名义招收人员,扩充革命武装力量,于1935年率所部到陇东编入工农红军。1935年夏,国民党一七七师师长、中共地下党员许权中来黄龙柳沟屯垦局做兵运及地下秘密工作,在柳沟、新民街等地活动月余。1936年2月,陕西东部地区特别委员会工作队,率陕东抗日游击支队转战黄龙山区月余。3月,由陕甘省委宣传部部长李景林为书记,红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甘渭汉、副军长谢嵩为成员组成的“陕东特委”再次率红二十九军两个团和工作队进入黄龙山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其间,由李景林在白马滩五角山村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另行恢复组建中共韩城县委员会。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党委决定成立洛川东南乡区委,雷雨天任书记,主要活动区域除洛川东南部地区外,还包括黄龙的界头庙、三岔、石堡、崾崄、小寺庄等地,尤以今石堡梁家河、界头庙界子河和崾崄的鲁家塬为主。同年11月,陕甘宁边区党委决定成立中共洛川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洛川、宜君、黄龙山垦区等5个县、区党的工作,同时,撤销洛川东南乡区委,成立中共洛川县工作委员会,依然负责黄龙北部地区党的工作。
  宁滢:黄龙第一个党支部建立的具体过程如何?
  徐锦云:1937年11月洛川工委成立后,工委组织部部长强自修即来黄龙开展地下工作,当月在三岔木昌村建立了黄龙山垦区第一个地下工作联络站,从此打通了洛川工委与黄龙山的联系。1938年1月,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当月批准设立黄龙山垦区筹备处,李象九任主任。之后,李象九亲自来黄龙山进行开垦实地调查。当年夏,曹店村杨清云、刘志杰经洛川东南乡负责人雷雨天介绍,秘密加入党组织,并成为日后黄龙山垦区党组织建立与发展的重要创始人之一。1939年4月,吉文超、王庚耀依据洛川特委“迅速发展建立地下党,占领黄龙军事要地”指示精神,秘密进入黄龙山垦区,以卖鞋为掩护,秘密开展地下工作。5月间,组建了黄龙山垦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曹店党支部,到10月间,该支部已有党员7名。9月,又在吉家河、庙河等村发展党员20多人,建立了黄龙山垦区第二个党组织——吉家河党支部。到冬季,党组织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不断向东南延伸,至年末,黄龙山区共有中共党员61名。1940年11月,朱庆澜委托其女朱德君秘密来黄龙山垦区,为难民发放生活救济款,解决了黄龙山众多难民的燃眉之急。
  宁滢: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是里程碑式的事件。那之后党组织是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更广泛的革命力量的?
  徐锦云:随着曹店、吉家河和老庙川党支部的建立,黄龙山地下党组织建设已有了良好开端。1940年3月,吉文超在庙河村杨世清家秘密召开3个支部的党员干部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老庙川区工作委员会,由周盛田任书记并全面负责开展地下工作。
  在抓好老庙川组织创建工作的同时,吉文超等又把工作重点放到了白马滩、红石崖一带的党组织建设上。1—3月间,吉文超多次秘密潜入将军庙地区开展活动,先后在陈家湾、木耳坪等10多个村庄新发展党员24人,分别组建了李家坬党支部、陈家湾党支部和老虎沟党支部。4月,在报请洛川特委批准的基础上,在将军庙李家坬赵万成家召开秘密会议,成立了中共黄龙山垦区将军庙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先后由吉文超和周庆财兼任和担任,副书记赵万成。入春后,吉文超还加紧了白马滩地区和黄龙山东南边沿地区党组织的创建工作。在澄城县的赵庄地区,成立了中共澄城县高原区工作委员会,并在白马滩庙后川发展党员22人。
  在黄龙山垦区党组织日益发展壮大的情况下,吉文超于5月,经请示洛川特委同意,成立了中共黄龙山垦区工作委员会。洛川特委为了组织安全,便利工作,调吉文超返回洛川特委,又派孟树林、陈福明前来黄龙山区接替了吉文超的工作,一直到1945年底。这一时期,除了黄龙山垦区工委外,在黄龙山区活动的地下党组织,南部还有“中共陕西省工委”,东北部圪台地区有陕甘宁边区保安处“黄龙山垦区圪台情报站”,西北部有1941年夏季由苏联海参崴列宁党校四国的74人在居民沟办的党的联络站,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时,黄龙县境内的党员人数已达到216名,支部也由原来的5个发展为11个,区委2个,联络站27处。黄龙山区成为渭北各县通往陕甘宁边区的红色交通站。
  宁滢:抗战胜利后,黄龙的党组织又发挥了哪些作用?
  徐锦云: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集团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对解放区开始全面进攻,中央西北局指示,为配合中原突围,迎接王震将军的南下支队由陕南经西府返回陕甘宁边区,黄龙山区要尽快发动游击战争,搞乱陕西东部地区国民党地方政权,黄龙工委领导人民群众组建游击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成功组织了将军庙乡公所,白马滩、柏峪保公所的暴动。游击队活动范围之广,规模之大,使国民党统治者不可终日,从而达到了调动胡宗南部队大兵东移的目的,有力配合了中原突围的南下支队北返,取得了“黄龙山区迎王震战争”的胜利。因游击队的活动动摇了国民党在黄龙山区的统治,1946年秋至1947年10月期间,胡宗南部队对黄龙山区进行围剿,工委领导人民群众,坚持开展游击战争,保存并发展壮大了革命武装。
  宁滢:黄龙最终解放并建立政权是在什么时候?这段历史对今天的黄龙有什么意义?
  徐锦云:1947年10月2日,王震率部解放了石堡镇。4日,经中央西北局批准在石堡镇正式成立“中共黄龙县委员会”和“黄龙县政府”,相继组建了白马滩、将军庙、界头庙、三岔、石堡、崾崄、小寺庄、观亭、圪台、孙家沟门等10个区委和区公署,部分地区组建了乡政权。10月下旬,因胡宗南部队的重新反攻,新生的人民政权转向隐蔽状态。1948年3月1日西北大捷——瓦子街战役胜利,黄龙各级人民政府全面行使职权。
  重温这段历史,让我们深感黄龙人民历史上的命运多舛、自强不息;诸多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革命先烈忠心报国勇于献身的精神,将永远激励黄龙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