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8日
“党建红”绘就“服务彩”
— 黄陵县创建“红色社保”品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党员服务队上门为特殊群体办理认证

  记者 高乐
  “ 真是太好了!我昨天下班赶过来,大厅都关门了,看到门口贴的‘24小时服务’二维码,抱着试试的心态扫了码,没想到工作人员很快就回复了,告诉我要带啥资料,今天过来一会儿就办好了。”顺利办结的市民张先生难掩满意,忍不住跟身边人分享这份便捷。
  这温暖一幕,正是黄陵县社保中心精心打造“红色社保”品牌,用心服务群众的生动缩影。该中心锚定“民族圣地·绿色黄陵”发展定位与“三区一高地”目标,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红色社保”品牌创建为抓手,按照“双高三优”定位和“四个社保”目标思路,创新构建“红色领航·六彩经办”服务体系——红色领航,建强“指挥部”;橙色赋能,锻造“精钢骨”;黄色预警,织密“安全网”;绿色通道,建造“便民港”;蓝色治理,建立“模范榜”;紫色引领,畅通“传播线”,让“党建红”与“服务彩”深度融合,绘就社保服务提质增效的新图景。
   红色领航强根基
  党员化身“及时雨”

  走进面积约400平方米的黄陵县社保大厅,“六区两室”功能划分清晰明了,“一米线”标识规范有序,母婴室布置温馨贴心,这些细节之处无不彰显着服务的温度,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便民港”。作为2018年人社部确定的全省唯一县级社会保险标准化“ 先行城市”经办机构,这里已连续多年荣获全省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称号。
  荣誉的背后,是党建引领的坚实力量。黄陵县社保中心始终将党建摆在突出位置,组建“及时雨党员服务队”,打造社保文化长廊,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小石崖革命旧址等地开展红色教育,联合养老中心党支部在河西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服务群众的“主心骨”,让党员成为冲锋在前的“排头兵”,实现“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2024年4月,该中心组建由党支部书记任队长的“及时雨党员服务队”,全体党员按业务专长分组。针对高龄、重残、孤寡等无法线上认证的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包联服务,将认证窗口延伸至群众家中。
  “你好,我是田庄镇北巨头村的一名退休教师,因病无法完成社保认证,希望贵单位工作人员能上门帮助认证。”求助消息发送到黄陵县社保中心微信公众号后,值班人员迅速转办,“及时雨党员服务队”队员当天就带着设备赶到其家中,不仅完成了认证,还耐心讲解了最新的养老待遇政策。认证结束后,老人紧紧握着队员的手不停道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这老胳膊老腿动不了,你们还专门跑一趟帮我办认证,这下心里踏实了。”
  这样的场景,在黄陵县早已不是新鲜事。截至目前,服务队已为16名登记在册的特殊人员累计提供了上门认证服务26人次,并建立了长效帮扶机制,定期回访、主动服务,实现“群众少跑腿、服务全天候”。队员们下沉社区、村组时,不仅是社保认证的“上门员”,还是政策宣传的“讲解员”,真正打通了社保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我们就是要让党员冲锋在前,把社保服务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黄陵县社保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李贺表示。
  为了让党员作用更加突出,该中心还划分了党员责任区,设置了党员先锋岗,通过“党员积分制”和“三项机制”评选优秀党员,让每一位党员都成为服务群众的“排头兵”。今年,已评选优秀窗口8次,党员先锋岗4人次。
  经办提效优服务
  群众办事更便捷

  “ 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曾是群众办事的痛点。为此,黄陵县社保中心开通了24小时延时服务平台,设立两个二维码,打造永不打烊的“线上窗口”。其中,一个二维码提供政策解读、预约办理,另一个二维码则以动漫、课堂等形式直观讲解政策,二者同步发力实现了全员全程服务。截至目前,延时服务平台已受理预约77人次,特事帮办62人次,在线服务242人次,自助服务626人次。
  与此同时,一场深刻的“减证便民”改革在服务大厅推进。通过集中整治,共精简资料70项,机关养老保险17项、工伤保险37项、社保卡3项业务实现线上办理,职工养老保险除特殊情况外均可“掌上办”,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为提升业务经办能力,8月14日至15日,黄陵县社保中心联合延安匠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了黄陵县2025年工伤预防宣传暨工伤保险政策培训会。讲师们围绕工伤保险政策法规、安全生产知识等内容,为全县453个企事业单位近500人进行了详细解读和深入阐述。同月,该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县2025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网上经办要点培训会,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退休待遇网上经办流程、在职综合业务网上经办流程、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等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解读,全县近300个单位的经办人参加,让工伤保险及机关养老保险政策深入人心。
  该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办公室主任迂万民介绍,中心将打造优质经办队伍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常态化开展“练兵比武”“社保讲堂”“业务培训”等活动,通过内部培训、外出学习、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让工作人员精准掌握各项业务政策。累计开展内部业务培训6次,120余人次参训,让窗口人员真正成为社保“百事通”。
  为提升社保政策知晓度,黄陵县社保中心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印制宣传彩页、宣传品,成立“ 党员宣讲小分队”,深入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人社工作进园区”等活动。同时,借助社保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爱黄陵等新媒体平台,精心设立政策解读专栏,定期推送社保政策知识。通过设置宣传点、发放宣传单、召开座谈会、现场咨询答疑、推送消息等方式,让社保政策进社区、入厂矿、传万家。
  服务的提质增效,离不开制度的刚性保障。该中心推行“三项机制”管理办法,建立“模范榜”,以“三清单两公示一考核”量化工作成效,通过周通报、月授牌、季评分,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严格执行“三员分立”、基金财务等制度,不断完善数据共享协查工作机制,建立职业年金“周通报反馈、月对账上解”和“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机制,确保基金安全规范运行。黄陵县于2023年率先在全市实现职业年金实账运行,待遇发放实现100%,在全市社保工作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从“柜台办”到“上门办”,从“8小时服务”到“24小时不打烊”,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黄陵县社保中心用一项项创新举措,把社保服务送到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便民举措,以更优服务守护好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让社保政策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李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