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9日
筑牢防返贫“数据防线”
——宝塔区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工作小记
  通讯员 杨旭
  “每一条风险预警信息都牵着群众冷暖,每一条精准帮扶措施都连着群众期盼。”近日,在宝塔区扶贫信息监测中心的防返贫风险隐患研判会上,工作人员正在对全区通过各种途径发现的风险隐患进行逐行研判。
  这是该中心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扶贫信息监测主责主业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中心以“清廉底色”保障数据质量,以“实干作风”提升监测帮扶效能,为全区防止返贫致贫工作筑牢了“数据防线”。
   让“廉洁弦”紧绷在心头
  “通过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廉政教育基地,我对‘延安时期廉洁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数据监测员,‘数据准确、更新及时’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参加完警示教育活动的年轻干部李自强在学习笔记中写道。
  为筑牢拒腐防变思想根基,该中心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建立“常态化学习+多元化警示”教育机制。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上级党风廉政建设部署融入日常例会;通过观看《清廉中国·致敬先辈的一封信》《纪法小课》等教育片、通报湖北安徽两省违规吃喝典型案例、实地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意识入脑入心。
  “不仅要学纪,更要明责。”中心负责人介绍,单位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负责人与干部职工每月开展一次廉政谈话,针对数据录入、信息核对等关键岗位,重点排查廉政风险点,小问题早提醒,大风险早防范,从源头拧紧“廉洁开关”。
  用“铁规矩”守住数据生命线
  “中省平台反馈疑似问题数据32条,涉及脱贫人口核心信息录入不完整、残疾人证号不符合校验规则等录入类错误,已完成核查修正,原因均为乡镇录入性错误。”在中心每月数据质量分析会上,这样的“问题清单”总会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作为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业务子系统的维护单位,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帮扶政策的精准落地。中心将廉政监督贯穿信息监测全过程:建立“自查+抽查+复核”三级校验机制,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体检”,对国家、省级监测预警平台反馈的疑似问题数据第一时间核查;依法公开监测信息,设置群众监督热线,邀请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参与数据抽查,让每一条数据“晒在阳光下”。
  “数据不能有‘水分’,更不能有‘私心’。”中心数据监测负责人李乐说,曾有乡镇为“减少麻烦”想“简化”风险人口录入流程,被中心工作人员当场拒绝并依规纠正。
  截至目前,中心累计补正更新中省平台反馈及自查发现的各类疑似问题数据4523条。“每一条数据都经得起检验,这是我们对群众的承诺。”李乐说。
   让“廉洁风”吹遍干事创业路
  走进中心办公楼,走廊两侧的廉政文化宣传栏格外醒目,“问题墙+回音壁”“家风家训”等内容定期更新;工作群里,每周推送的“廉政微课堂”已成干部职工的“必修课”。
  中心以“廉洁文化+家风建设”为抓手,营造崇廉尚洁氛围:组织“廉洁家风”分享会,干部职工讲述身边家风故事;挖掘单位内部廉洁典型,宣传数据复核岗位上“较真碰硬”的先进事迹,让“榜样力量”带动全员实干。
  通过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中心不仅保障了数据“零差错”,更推动干部作风持续转变:数据更新时效提升30%,乡镇业务咨询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连续两年获评全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先进单位”。
  “我们将持续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引擎’,以数据质量为‘核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信息支撑。”宝塔区扶贫信息监测中心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