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晨雾漫过街角时,我忽然定在原地——曾能灵活舞动的身体,此刻化作了通体冰凉的金属杆;目光所及,斜上方挂着大环,头顶的玻璃罩里,藏着夜晚将要“苏醒”的光。
白日的时光,是一场静默而细腻的观察。穿校服的孩子攥着面包冲过马路,书包上的挂件晃出细碎的光;满头银发的奶奶们在路边择菜,笑声混着露水的清甜味飘来;流浪猫蜷在我脚边打盹,尾巴扫过底座的锈迹,像轻轻挠了一下。风穿过树叶时,会捎来云层的形状,还有远处花店飘来的香气。
当暮色如墨汁般在天空中缓缓晕染开,我便循着无形的信号渐渐“苏醒”。电流顺着杆子往上爬,玻璃罩里忽然亮了起来,像揉碎了一小捧星光。这光不刺眼,刚好铺满半条人行道:晚归的快递小哥靠在我身下看手机,屏幕的光和我的光叠在一起,照亮了他指尖的汗;加班的姑娘踩着我的影子走过,高跟鞋敲出“笃笃”的响声;刚放学的小朋友被妈妈牵着手路过,走到我跟前时忽然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因发光而变得温暖的玻璃罩,小声说了句“ 路灯晚安”,便被妈妈笑着揉了揉头发,牵着手走远了。那稚嫩的声音,像一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在我心里漾开圈圈涟漪。
从前未成为路灯时,我总觉得路灯的日子定是单调又重复的,不过是白日沉默、夜晚发光的循环。可真正站在这里才发现,每一夜的光里,都藏着截然不同的故事。我无需挪动脚步,也无需开口说话,只需在黑夜里亮着,便是路人的一点暖。天快亮时,光慢慢暗去,晨雾又漫了上来——原来做一盏路灯,也能把寻常日子,过成细碎的暖。(指导老师 孙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