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给停车位标注开放时间 本报讯(记者 李星棋 通讯员 孟瑶 宗孝玲)日前,志丹县迎宾大道上新施划了73个蓝色停车位格外醒目,这些标注着“20:00—次日7:00开放”的潮汐车位,是当地交警部门破解停车难题的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周边居民停车难题,更以错时共享的精细化管理,为周边商铺营造了更优营商小环境,赢得商户与群众的双重好评。
“白天不挡道,晚上有位停,这车位划到了咱心坎上。”家住迎宾大道附近的居民牛永强笑着说,以往每到傍晚,周边道路临时停车乱象频发,晚归找位难、取快递停车怕贴单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有了潮汐车位,这一局面得到明显改善。
看到这些潮汐车位,迎宾大道旁一家菜馆老板也满心欢喜,“以前顾客晚上来吃饭,总愁没地方停车,不少人瞅着没车位就走了。现在有了潮汐车位,店里傍晚的客流明显多了。”据了解,为让潮汐车位真正发挥作用,志丹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同步做好配套保障:在车位周边设置醒目的指示牌,清晰标注开放时间、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安排巡逻警力加大夜间巡查频次,对违规停放车辆及时劝导纠正,确保车位“错峰使用”不影响交通通行。
“新增潮汐车位只是破解停车难题的第一步。”志丹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保安中队副中队长刘贝表示,下一步将动态跟踪城市停车需求变化,持续深化停车治理:一方面将根据道路条件和群众需求,逐步扩大潮汐车位覆盖范围,让错时共享模式惠及更多区域;另一方面将加强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跨部门协作,推动非工作时间闲置停车场向社会开放,让“沉睡”的车位资源活起来,通过多维度挖潜增效,合力构建更便捷、更有序的城市停车环境,以停车便利度提升营商吸引力,合力构建更便捷、更有序的城市商业环境。
从盘活道路空间到推动资源共享,志丹县以民需为导向的精细化治理实践,让闲置空间转化为民生福利,更成为营商红利,为城市以小切口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温暖而务实的解决方案。
群众说 以前总担心路边临时停车不安全,现在有了专属潮汐车位,晚归停车、取个快递都踏实多了。潮汐车位不仅缓解了小区停车压力,更通过便利夜间停车间接激活夜间消费活力,为沿街商业注入新动能。 ——居民 宫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