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4日
“鸠占鹊巢”为哪般
—— 新区为民服务中心“车位之争”如何破局
    ● 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

  记者 姜顺 雷荣
  近日,多位市民向本报反映,新区为民服务中心周边的充电车位频繁被燃油车占用,导致新能源车主停车充电十分困难。
  9月15日上午,记者前往新区为民服务中心外的停车场实地探访。刚到现场,记者便看到,整个停车场内车辆密集停放,部分车辆甚至挤占了进出口通道与通行道路,现场秩序略显混乱。原本专供新能源车使用的充电车位上,竟有10多辆燃油车“鸠占鹊巢”,仅有三四辆新能源车能正常在充电车位充电。
  在随后两个多小时的观察中,记者发现,这些占用充电车位的燃油车始终没有挪动迹象,直到11时30分后,才陆续有燃油车驶离。
  采访中,燃油车主陈先生坦言,自己是来为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因现场排队人员多,办理业务耗时较长,无奈之下才占用了充电车位。
  记者进一步观察发现,还有部分燃油车主在午饭过后才驾车离开,甚至有少数车主因下午还要继续办理业务,即便普通车位空出,也不愿将车挪离充电车位,持续占用公共资源。
  负责现场道路疏通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情况:“部分燃油车主确实是因办理业务占用充电车位,也有不少车主是为图方便,吃完午饭才走,还有人想着下午继续办事,就一直占着充电车位不挪车。”
  既然新区内设有不少充电车位,为何新能源车主纷纷扎堆选择为民服务中心周边的充电车位?带着这一疑问,记者采访了多位新能源车主。“一方面,这里的充电桩价格比其他区域便宜,尤其是中午11点到下午2点的高峰时段,一度电仅需0.71元,而其他区域平均价格在1元左右;另一方面,来这里办理业务时正好顺便给车充电。”新能源车主李先生的话道出了关键原因。本是一举两得的事,可李先生来这儿充过6次电,只“抢”到过1次充电车位,他说自己以后再不想贪这个便宜了。
  据了解,新区为民服务中心周边的3处地上停车场,共安装52座充电站、108个充电车位,均为快速充电桩;旁边的地下停车场还装有127个慢充桩。由于白天充电需求更迫切,市民大多选择地上的快速充电桩,地下慢充桩则主要在晚间使用。如今燃油车长期占用地上充电车位,不仅让新能源车主充电无门,也大幅降低了充电桩的利用率。不少新能源车主表示,这一问题已存在许久,他们也曾向相关部门反映,但始终未能得到解决。
  记者就此情况联系到了市政公司城市运行分公司的经理郭跳燕。她表示,为民服务中心周边停车场的整体管理由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负责,公司仅承担场内充电车位的运营管理。市民反映的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问题,公司也向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汇报过,还参考过其他地市的解决办法。“考虑到我市燃油车数量仍占多数,目前我们还没找到特别合适的解决方案。不过公司正在积极讨论,会尽快出台合理措施,化解这场‘车位之争’。”郭跳燕表态道。
  带有充电桩的车位,本是为方便新能源车主而设的专用车位,而为民服务中心“停车难”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 车位之争”实属不易,不过这也给相关部门出了一道考题,答卷如何?群众是否满意?我们将持续跟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