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选餐 曹海军 摄 本报讯(通讯员 孙婷 曹海军 记者 姜顺)9月23日中午,黄陵县桥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内暖意融融。龙湾小区居民高文祥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乐呵呵地说:“自从办了这个食堂,我一天两顿都在这儿吃。”
临近饭点,该中心社区食堂的厨房里香气四溢,炒菜、米饭、蒸碗、包子、凉皮等家常菜整齐码放在案台。老人们三三两两走进食堂,选餐、打饭、围坐交谈,温馨场景尽显民生温度。
“饭菜质量口味都合老年人胃口,价格还比外面实惠,政府办的事真是暖到心坎里。”高文祥的话,道出了不少老年食客的心声——这碗里盛的不仅是热饭,更是“幸福的味道”。
作为黄陵县今年提升基层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桥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落地龙湾新城小区,由政府投资建设、引入第三方餐饮企业运营,集社区食堂、日间照料、老年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心驿站等功能于一体,将养老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社区食堂是中心核心服务板块。运营团队紧扣老年人饮食习惯与营养需求,科学搭配膳食,确保菜品清淡、可口、易消化。针对老年群体,食堂实行阶梯式优惠,9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就餐;为方便行动不便者,还专门设置外送窗口。
“我们优先保障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独居无照料老人等群体,同时面向全县居民开放。”运营负责人白丹介绍,食堂饭菜价格经市场调研确定,比市场价低15%至20%,既让老人吃得实惠,也为周边上班族提供了健康便捷的就餐选择。
“在附近上班,中午来这儿吃饭不用来回跑,还不油腻,吃得放心。”上班族赵云娜说。
除餐饮服务外,该中心持续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日间照料区配备专业适老化设施与护理设备,提供临时托养、康复护理服务;老年活动区设有多功能活动室、阅览室、棋牌室,满足老人社交、文化、娱乐需求;同时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社工爱心驿站等资源,开展志愿服务、心理疏导,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
从解决“一餐热饭”的民生小事,到构建多维度养老服务体系,黄陵县正以桥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为样板,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家门口”养老新模式,让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