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3日
从“跑腿难”到“就近办”
——延安“红色社保”绘就民生新画卷
  记者 秦政旺 通讯员 周晓丹
  “在家门口的银行就能听政策讲解,工作人员还手把手教操作,这样的服务太暖心了,必须打100分… … ”
  秋日的阳光透过银行玻璃窗,洒在延安市环保局退休干部宗旭明大爷笑容洋溢的脸上。刚刚在中国农业银行延安分行网点办完领取养老金业务的他,对我市新推出的“社银合作”服务赞不绝口。
  这一幕正是延安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处创新服务模式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该处积极创建“红色社保”服务品牌,与中国农业银行延安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延安分行携手,聚焦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共同推出以“四项机制、五项服务、六维宣传”为核心的“456”系列社银合作新举措,通过协同发力,为市本级万余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供便捷、高效服务,让经办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坚持保障先行,建立四项合作机制
  “我们选择与银行合作,正是希望依托其网点多、服务规范的优势,破解老同志‘跑腿难’的问题。”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处党支部书记、主任李延峰介绍说。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传统社保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退休人员需求,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尤其面临“数字鸿沟”和“出行难题”。
  为此,社银双方共同建立四项合作机制:一是服务协议机制,与两家银行分别签订社银合作服务协议,围绕基金账户管理、协同服务、经办合作、特色宣传等4方面作出23条约定,明确合作思路与网点服务标准;二是联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信息安全机制,携手保障退休人员的个人信息与资金安全;四是人员共训机制,分两批对100余名银行网点社保服务微窗口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
  “培训让我们从‘社保小白’变成了‘政策明白人’。”建设银行延安分行柜员陈姿怡说,“通过系统学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经办流程与服务规范,现在面对老年人咨询,我们心里有底,解答也更加自信。”
  合作落地生根后,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处与农业银行延安分行于国庆前夕联合举办“赓续红色血脉、厚植为民情怀”党建联建演讲比赛。选手们结合自身服务实践,讲述红色故事,畅谈服务初心,将务实的业务合作升华为共同的价值追求,为社银合作注入了深厚的红色动力。
  致力服务优化,开展五项协同服务
  协同服务的推出,真正实现了让退休人员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社保服务。目前,市区两家银行的30个网点均已开设“社银合作”服务微窗口,退休人员可轻松就近咨询政策、查询养老金明细等,初步实现了业务办理“就近办、门口办”。
  服务不止于“窗口”。在建设银行的13个网点,智慧柜台机新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服务功能,有效缓解了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难题。“以前总要孩子帮忙操作,他们工作忙,有时候也不方便。”刚完成认证的退休人员李冬莲欣慰地说,“现在只需要在机器上刷一下身份证,跟着提示点几步,认证就完成了,特别省心。”
  为进一步打破服务壁垒,各网点全面推行社保卡“无差别服务”。无论退休人员持有哪家银行的社保卡,在所有合作网点均可享受同等的政策咨询与业务办理引导,确保了服务体验的一致性与顺畅性。
  除了数字赋能与流程优化,线下服务的“适老化”改造更是体贴入微。记者在网点看到,专门设置的“适老化服务角”配备了老花镜、放大镜、应急药箱、爱心专座和雨伞等便民设施,并有工作人员提供全程“陪办”服务。“我们考虑到老年人视力差异,准备了不同度数的老花镜,也备有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农业银行延安分行小东门支行营业部党支部书记、行长拓永红说。
  最让群众感到暖心的,是针对特殊群体的深度关爱。对于行动不便或长期卧床的退休人员,该处与银行联动,提供预约上门认证服务,主动走进家中,彻底解决了高龄、重病老人“出门难、认证难”的痛点,让经办服务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
  秉承为民初心,构建六维宣传矩阵
  为了让养老保险政策真正入耳入心、接地气,不再被老年人视为“看不懂、听不明”的纸上条文,我市“社银合作”机制在宣传方面下足了功夫。
  在宣传策略上,依托“六维宣传矩阵”,推动社保与银行协同发力,使政策宣传从“传得开”向“听得懂”“信得过”层层深化。针对群众普遍关切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计算、职业年金发放等21类高频问题,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处不仅更新发布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手册(2025版)》,还面向参保单位经办人推出《延安市“红色社保”高频服务事项清单和经办流程》,清晰梳理人员增员、暂停缴费、待遇暂停与恢复等5类高频业务,让操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政策内容清晰,表达方式更贴近老人。“向老人家讲解政策,最关键的是说‘家常话’、讲实在事。”政策宣讲员王振武表示。他所在的社银联合政策宣讲队深入林业、公路等6大系统开展案例式解读,摆脱照本宣科,用真实案例解析参保范围、缴费机制与养老金核算,现场反响热烈。
  除了主动走出去,常规宣传阵地也持续强化。线下,30个银行微窗口和政务大厅养老保险窗口共同组成政策宣传前沿阵地,不仅摆放宣传手册、设置专人答疑,还提供一对一辅导;线上,则借助各单位微信工作群,及时推送政策图解与实操要点,精准送达经办人员手中。
  针对特殊群体,宣传更显主动与温度。对于高龄、重病、残疾、孤寡、空巢等老人,宣传队主动走出大厅、走进家门,提供上门政策宣讲与办理服务,确保政策关怀“不落一人”。
  媒体协同亦成为政策普及的重要力量。通过与市融媒体中心合作打造“延河热线”广播访谈、社区专题讲座等,用口语化解读、生活化案例解析政策难点,进一步增强了老年人对政策的感知度和信任感。
  通过这一系列立体化、贴近化的宣传举措,养老保险政策实现了“精准滴灌”,真正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服务成效显著,绘就温暖民生画卷
  自“社银合作”服务模式推行以来,通过银行网点服务退休人员已超8600人次,其中通过智慧柜台自助办理业务702人次,提供上门服务31次,群众满意度达100% 。
  “这项合作是我们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服务新模式的有益尝试,也是主动适应老龄化社会、满足适老化需求的重要举措。”李延峰表示,“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服务,不仅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办事体验,也为进一步拓展经办服务积累宝贵经验。”
  夕阳无限好,温馨在黄昏。下一步,社银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事项,提升服务质效,推动“社银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