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白雪 王凯 拓浪浪)连日来,我市遭遇持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土壤湿度过大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多重挑战。为降低灾害影响、保障农业收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市、县两级果业部门迅速行动,组建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将实用技术送到农户手中,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 今年降雨时长是近年最长的,我一直担心果子质量,色泽、口感怕出问题,辛辛苦苦一年就等着苹果丰收。”在宝塔区柳林镇秋树塔村的果园里,果农任增军说,连阴雨天气不仅导致不少苹果难以正常上色,还增加了炭疽病、苦痘病、黑红斑点病等病害风险,低洼果园土壤通透性下降、根系病害隐患加大,采收期也被迫推迟。对此,他实在是忧心忡忡。
针对果农遇到的难题,延安市果业中心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来。“这段时间光照不足,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否则果实很难全面上色。”市果业中心生产科科长刘光东现场讲解“青果”变“红果”技术要领,并指导果农落实下袋管理、病害防治等措施。在他的指导下,柳林镇秋树塔村果农邱延雄逐渐放下心来,开始认真下袋。“不管天气怎么样,该做的措施,我们要做到位,相信果子的质量也会有保证。”邱延雄说。
截至目前,延安全市已组建果业技术服务队96个,830名技术人员下沉一线,举办现场培训会434场次,培训果农超5.3万人次,确保技术措施精准落地。刘光东表示,后续将进一步强化培训,助力果农稳住今年果业收成。
果业生产有保障,蔬菜种植户也迎来技术支持。在宝塔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河庄坪镇康家沟蔬菜大棚保供基地,种植户解喜平的西红柿出现病害,正束手无策时,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技术员及时上门。“技术员来了之后,帮我们解决了难题,还学到不少管理技术。”解喜平感激地说。
“ 这次主要是查看蔬菜生长情况,指导农户科学应对阴雨影响。”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蔬菜科科长乔宏喜介绍,针对持续降雨,中心调度安排13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300多个村子,开展“服务到棚、技术到人”的指导,守护我市54.5万亩设施农业有序生产。
乔宏喜还给出具体应对措施:晴好天气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减少病原物;露地蔬菜雨停后尽快排水、中耕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同时科学用药防控病害,力争将阴雨损失降到最低。
康家沟村第一书记曹博表示,农业专家的现场指导,为蔬菜生产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稳住了群众的“菜篮子”。下一步,村里要将技术要点仔细梳理,结合日常走访帮种植户巩固操作。同时会紧盯天气变化,提前联动技术人员预判风险,雨天前指导加固大棚、清理排水渠等,确保蔬菜生长少受影响。另外,及时对接本地商超、电商平台,帮村民拓宽销售渠道,让好蔬菜卖个好价钱,既稳住“菜篮子”,也鼓起“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