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和包抓单位党员干部入户排查 通讯员 李浩楠 宋博 记者 郝栋
连日来,持续强降雨袭击延长县,防汛形势骤然紧张。危急关头,全县广大社区网格员和基层党员干部闻“汛”而动,逆风而行,在雨中排查险情、在夜里转移群众,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了一道道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铜墙铁壁”。
“张大爷,雨这么大,您这老房子我们不放心,今晚必须转移到安置点去!”10月10日,七里村街道陆一井社区的网格员康秀秀与包抓单位党员顶着风雨,再一次深入辖区各沟道排查隐患。
汛情就是命令,为应对严峻汛情,延长县成立“防抢撤”工作专班,建立“社区+包抓沟道单位”包联责任制,详细制订城区15条沟道人员撤离方案,明确撤离对象、路线、交通工具和安置点,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自防汛应急响应启动以来,我们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对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点、老旧房屋等进行反复巡查,并加强防汛及紧急撤离知识宣传。”康秀秀说道,“我们多走一步,多看一眼,群众的安全就多一分保障。”
特殊人群是防汛关注的重点。据延长县发展改革科技局副局长白永瑞介绍,走访入户时,他们会详细登记特殊人群情况:谁需要轮椅、谁离不开药、谁行动不便,心里都有数。“这些数据不仅记录着居民情况,更是我们‘遇险能撤、撤得安全’的底气。”白永瑞说道。
从网格员走街串巷宣传,到包抓单位精准摸排特殊人群,延长县各社区以“一户一档、一人一策”把风险防控做在前面。
“ 在我们撤离沟道群众的时候,一开始有老人家舍不得走,说住了几十年都没事。我们就反复劝,讲利害关系,甚至‘软磨硬泡’。关键时刻,必须果断,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据陆一井社区党支部书记朱建斌介绍,目前该社区已紧急撤离群众79户179人。他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巡查和监测,密切关注雨情变化,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度过一个安全、稳定的汛期。”
与此同时,在县委党校设立的临时安置点内,灯火通明,秩序井然。转移至此的群众不仅有了安全的住所,还领到了热乎的饭菜和干净的饮用水。
“ 刚开始心里挺慌的,看到工作人员小赵一直忙前忙后,给我们安排吃的住的,心一下就踏实了。”从危险区域转移出来的居民郭忠梅感动地说。她口中的“小赵”,是负责这个安置点的县应急管理局干部赵强。从登记信息、分发物资到安抚情绪,赵强的声音已经沙哑,但笑容依旧挂在脸上,“从充足物资的提前筹备,到一日三餐的按时供应,我们用心打理着这个安置点。即便只是临时落脚处,也要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如同家一般的安心与温暖。”
风雨无情,人间有爱。在延长县防汛的第一线,一个个冲锋在前的网格员,一名名挺身而出的党员干部,凝聚成了抗击汛情的强大力量。他们坚守的身影,是风雨中最动人的风景;他们胸前的党徽和身上的网格服,是群众心中最安心的色彩。目前,他们仍坚守在岗位上,严阵以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