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庄村全貌 王前锋 摄 近日,富县张家湾镇川庄村的田园综合体里,百亩“云稻米”金黄一片、稻穗低垂,正等待完成从云端认养到餐桌的旅程。
这场始于今年5月的认养活动,以“认养生态稻田,全程溯源,秋收享专属好米”为理念,一经发布便吸引全国订单——吉林、广东、新疆、江苏等地的客户纷至沓来,既有尝鲜的新客,更有不少“回头客”。
“ 去年9.9元认养1平方米,没想到陕北能种出这么好的贡米。今年我复购了20平方米。”广东客户廖先生的反馈,道出了“云稻米”的吸引力。
包村片长王炳驰指着销售统计表介绍:“西安的刘先生认养了50平方米,目前所有水稻已全部认购完毕。”
“ 云稻米”走红的背后,是科技与品质的支撑。“我们和吉林农业大学合作,筛选出抗病、高产、口感佳的S19水稻品种,还在农机中心指导下建成‘智慧稻田’,实现全程科学化、机械化种植。”富县张家湾镇川庄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庆军说。
59岁的老稻农滕树成感受深切。2016年加入合作社后,他家3亩“智慧稻田”按富硒、有机标准管理,亩均产量从600~800斤跃升至1000~1200斤,每斤大米价格也从3.2元涨到了5元,“科技让老农业变了样,我们也拿到了真金白银的收益。”
随着“鄜州西川·贡米”品牌打响,川庄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也热了起来。在田园综合体服务大厅,剪纸、熏画、黑陶等非遗作品引人注目。
35岁的沈彩虹曾是幼教,如今,在家门口当起讲解员和民宿管家,每月有2500元稳定收入,“今年假期,我们办了两期非遗培训班,好多作品都是学生做的。”
8月的“畅饮川庄·乐享夏夜”啤酒音乐嘉年华,让川庄村成了网红打卡地;9月,村里的稻田景观又入选“第二届陕西魅力休闲乡村和陕西特色魅力田园”名单,村党支部书记周海斌难掩自豪:“这更坚定了我带乡亲们致富的信心。”
眼下,川庄村的建设脚步不停:“二十四节气”步道上,3个主题凉亭正加紧布展;新建的11间窑洞民宿即将完工;“ 农耕园”廊道也在打造农耕文化景观,为“双节”假期做足准备。
据悉,川庄村有149户490人,耕地720亩,其中水稻568亩,是全镇“千亩水稻”核心区。通过打造“产学研游”一体化田园综合体,研发“张家湾云稻米”小程序,水稻亩均产值从传统的2300余元提升至6590元。
“ 我们靠‘一碗米饭’做研学,靠‘ 非遗’传文化,靠休闲游聚人气,用‘ 村集体+专业公司’模式促三产融合。”张家湾镇镇长汪剑锋说,要让川庄既能留住乡愁,更能成为老百姓的致富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