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秋平 谷嫦瑜 实习生 丁欣月
秋雨微凉,宝塔区桥沟街道东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却是欢声笑语、暖流涌动。清脆的落子声、沙沙的翻书声、此起彼伏的谈笑,交织成一曲温馨的乐章,驱散了秋的寒意。这里,不仅是老人们阴雨天的“避风港”,更是社区4000余名老人日常生活的“幸福港湾”。
“最近连续阴雨,天气变冷,外出也不方便。这儿多好,设施齐全,我们老姐妹聚在一起,热闹又红火。”64岁的赵俊珍家住毛纺厂纺织花园小区,自从东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投用以来,她就是这里的常客。“这里既可以锻炼、娱乐,又可以检查护理身体,非常暖心。”赵俊珍乐呵呵地说。
东苑社区有51个居民小区,65岁以上的老人达4591人。面对庞大的老龄群体,今年4月,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启用。社区工作人员精准聚焦“家门口”养老的核心需求,整合健康管理、安全防护、医养结合、生活服务、精神慰藉等于一体,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辖区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温暖,不仅洋溢在日间照料中心内,更延伸至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10月11日上午10点,中心工作人员贺娇和同事敲响了73岁独居老人鲁凤莲的家门。
“姨,这两天身体咋样?天冷了记得穿暖和点。”一进门,贺娇便熟练地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高压150,低压100,降压药一定按时吃,不舒服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她一边记录数据,一边细心叮嘱。
鲁凤莲的儿女都在延安,她却习惯了独居生活,“小区里住了这么多年,楼上楼下都是老邻居。孩子让我跟他们一起住,但我们上年纪了和年轻人生活不到一起。”独居虽然自在些,但也面临着风险。鲁凤莲多年来饱受高血压、高血糖困扰,一直在服药。自从小区院子里建起了日间照料中心,她和家人都安心了许多。
“你们这些志愿者娃娃太好了,常来给我检查身体、收拾屋子,我感觉很安心。”鲁凤莲老人拉着贺娇的手连声道谢。这份“安心”,正是日间照料中心“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理念最生动的注脚。
为满足辖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今年9月,东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推出了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涵盖助餐、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多方面服务,从吃饭购物、按摩护理到室内整理,不仅解决了独居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还减轻了老人和子女的经济负担。截至目前,已有70余位老人享受到了这份便利与温暖。
“我们日间照料中心设有多个功能室,还会不定期组织文化娱乐活动,老人们在日间照料中心可以休闲锻炼、愉悦身心,还可以进行健康检查。”贺娇说,他们同时还会对身体不方便的老人进行上门入户照料,对生活困难的老人提供日常服务,让更多的老人生活无忧。
“未来,我们东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将聚焦专业、温暖、智慧三大方向,联合辖区医院深化医养融合,增设慢病管理、康复理疗服务,组织老幼互动活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同时,引入智能监测设备与线上平台,实现健康预警、服务预约数字化,让辖区老人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晚年生活。”东苑社区党委书记陈延利表示。
秋雨终会停歇,但在东苑社区,那份为老人托起幸福晚年的暖意,正通过日间照料中心这座家门口的“幸福港湾”,缓缓流淌进老人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