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中的黄陵煤矸石制陶粒项目 曹海军 摄 记者 姜顺 通讯员 曹海军 王静雯
营商环境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自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启动以来,黄陵县锚定“投资到黄陵,事事都好办”品牌目标,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黄陵县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极简化、惠企政策精准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执法监管法治化、政商互动制度化”五维协同改革。
通过改革,当地构建起“需求即时响应—资源精准匹配—服务全程可控”的营商环境新生态,为企业成长保驾护航,为县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黄陵循环生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40万立方米煤矸石制陶粒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忙碌,项目建设正全速推进。
该项目是区域煤矸石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从开工到落地的全流程,始终离不开县政府及各部门的精准赋能。
“尤其是手续办理环节,县行政审批局主动服务下沉、强化专业指导,让流程、周期和办事体验都实现了最优优化,成为项目顺利推进的‘隐形引擎’。”黄陵循环生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刘栋深有感触地说。
聚焦政务服务“加速度”,黄陵县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基础上,创新推出“323”全流程项目审批机制。
这一机制为重点项目提供从立项到开工的全链条代办服务,通过一次性告知、上门服务、全流程帮代办等举措,切实提升审批效率。
“我们将审批效率提升20%,项目平均审批时限缩短15个工作日,全力助推项目快速落地投产。”黄陵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项目审批科负责人惠昱介绍。
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是企业发展的“强心剂”。位于黄陵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店头片区的陕西宏顺矿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全省首家集矿用运输设备制造、维修售后于一体的中大型设备制造企业。
自2018年成立以来,该公司深度受益于当地营商环境优化的多重政策红利。
“仅税费减免、政策奖补就累计获益200余万元,还获得450万元信贷支持。”公司销售经理许以马直言,这些支持不仅破解了资金周转难题,更让企业能集中精力搞生产、攻研发。
为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黄陵县全面梳理整合惠企政策,编制精准对接清单。
通过部门数据共享、系统自动匹配,实现政策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精准滴灌”,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免申请、零跑腿、快兑现”。
近两年来,全县累计兑付民营经济发展奖补资金5915万元,企业获得感与满意度持续攀升。
黄陵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办事环境、开放包容的投资环境、稳定公平的发展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
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双随机一公开”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通报表彰;“政府性融资担保”“构筑人才体系”入选全省典型案例;“红色代办”“项目审批服务”被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办公室推广;工业园区“四强化四提升”机制获评全省营商环境突破年典型案例一等奖。
今年,黄陵县更被省发改委确定为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
服务者说 接下来,我们将聚焦对标补短、改革攻坚、
政企协同三大重点精准发力,持续擦亮“投资到黄陵,事事都好办”营商环境品牌。将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支撑。
—— 黄陵县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副主任 刘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