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8日
凝心聚力担使命 乘势而上启新程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绘就发展新蓝图,擘画未来新局面。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精神在我市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接续奋斗、奋勇前行,努力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连心桥’‘纽带线’,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团结奋斗,是我们矢志不渝的根本使命。”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史仲琦说,市科协将以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为契机,锚定“四服务”职能定位精准发力,聚焦延安“7+25”现代产业链群,打造创新创业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强学会组织建设,指导县区科协组织发展,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绑定;依托高端智库和院士专家工作站揭榜挂帅、科研攻关,通过学术引领工程促进跨领域学术交流,助力延安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以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为载体,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培育创新文化、厚植人才成长沃土,为延安高质量发展凝聚科技智慧、贡献科协力量。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杜善保表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锚定职业本科的发展目标,聚焦延安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链群,一体化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努力创办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奋力谱写延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延职力量。
  “全会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姚贵军表示。近年来,市农科院聚焦区域农业发展需求,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融合,成功选育出“延谷14”谷子等11个小杂粮新品种,建立38个科技示范点,“幼龄果园间作大豆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被列为陕西省主推技术。姚贵军表示,未来,市农科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科技与产业融合。一方面,持续聚焦特色农业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更多优质品种选育与成果产出;另一方面,强化成果转化应用,完善推广服务体系,深化与各类市场主体协作,积极探索产业融合新机制与新模式,为助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继续建好用好延安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进一步推动高校与企业积极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共建校企联合研发平台,协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合作,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双向赋能。”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主任王开智说,将持续围绕全市7群25链发展需求,不断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壮大创新主体。加快企业引育步伐,同步做优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在延安落地壮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会的一系列部署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让我们深耕一线的农科学子与工作者备受鼓舞,坚定了以自主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信心。”在河庄坪镇政府实习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许静雯说,“苹果产业是延安的优势产业。我们学校马锋旺团队培育的‘秦脆’苹果新品种已在全国推广近40万亩,杨福增教授团队研发的‘双胞胎’苹果采摘机器人更在延安亮相,精准破解了产业选种与劳动力短缺的难题。这正是科技自立自强在革命老区的生动实践。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持续把学校的种源创新、智能装备等成果送到田间地头,以科技突破带动产业提质和农民增收,让农业新质生产力在黄土高原结出更多硕果,为延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记者杜音樵 王静 方大燕 郝栋 秦政旺 通讯员 唐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