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顺 通讯员 孙乐 郝文军
近年来,子长市紧紧围绕宣传党的政策、服务基层群众、弘扬文明新风,积极探索并打造了“宣讲+文艺+文明实践”的基层服务新模式。该模式重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有效破解了基层理论宣讲“接地气难、接受度低、覆盖不广”等问题,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亮点案例。
探索“五讲”工作法,架起理论惠民“连心桥”
子长市积极构建“宣讲+”模式,通过开展“五讲”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
子长市市级领导带头深入村镇开展面对面宣讲,结合群众实际生活解读政策,增强感染力和认同感;市委组建专业宣讲团,围绕乡村振兴、医疗、教育等群众关切内容进行互动宣讲,让理论更接地气;各级党委书记示范讲,推动基层学习制度化、常态化。
同时,该市依托新媒体网络平台和村广播大喇叭,打造“微宣讲”专栏,借助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扩大覆盖面,累计观看超过40万人次。志愿宣讲队伍不断涌现,如马家砭镇开设“庭院微党课”,用贴近生活的方式传递党的政策,带动更多群体参与宣讲,切实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该市开展各级各类宣讲120余次。
创新“送文化+种文化”,唱响文化惠民“大舞台”
子长市聚焦群众文化需求,组建“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将“固定讲台”变为“流动舞台”,深入镇(街道)、村(社区)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曲艺说书、陕北民歌、音乐快板、电影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精神文化盛宴。
同时,该市结合“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主题系列活动,广泛开展经典诵读、全民阅读、文艺汇演、“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既弘扬传统文化,又丰富基层精神生活。一批文艺宣讲精品如陕北说书《领袖与士兵》、移风易俗《过大寿》等精品节目屡获省级以上奖项,并通过常态化展演增强文化服务的感染力与影响力,有效提振群众精气神,实现文化育民、乐民、惠民。
建强“队伍”,打造流动文明实践“轻骑兵”
子长市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组建多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精准化、常态化的文明实践活动。
“农业科普”服务队深入田间开展技能培训,助推产业振兴;“情感关爱”服务队聚焦老幼病残群体,提供心理抚慰和亲情陪护;“卫生健康”服务队定期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改善基层医疗;“移风易俗”服务队推行婚丧简办,树立文明新风;“环境保护”“安全法治”“文明交通”等服务队分别聚焦人居环境、法治意识、交通秩序等突出问题,开展宣传、劝导和整治工作。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截至目前,开展各级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60余场次。
子长市通过“宣讲+文艺+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不仅实现了党的创新理论有效传播、文化服务精准送达、群众困难及时解决,更形成了可复制、能推广的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新模式。“我们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升宣讲队伍专业水平、增强群众参与积极性,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注入更多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子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吴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