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通讯员 李进 摄        记者 孙艳艳 通讯员 吴舒捷 高杰 李进 邓戈帆   
  近日,在洛川县石头街街道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有序的景象。目前,该项目道路铺设已全面完成,正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将很快全面竣工,为当地群众带来全新的生活与出行体验。   
  作为洛川县重点民生工程,石头街街道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977.36万元。项目涵盖街道路基改造,将车行道拓宽至12米,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同时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31949平方米、人行道渗水砖25948.43平方米,让街道面貌焕然一新;此外,还同步配套敷设雨污水管网、安装路灯及栽植行道树等,从硬件设施到环境美化多维度发力,全面提升街道的承载能力与宜居品质。   
  石头街地理位置特殊,地处洛川、黄龙、白水三县交界处,日均过境车辆达上千辆,且街道两侧商户、果园密集。这一特殊情况使得项目施工面临不小挑战,不仅可能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与商户经营造成影响,部分群众对施工期间设置的临时围挡也存在顾虑,协调难度较大。   
  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项目推进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我们专门成立了项目专班,深入一线倾听商户、群众的诉求,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分段施工、错峰作业’的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交通通行和商户经营的影响。在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倒排工期,紧紧抓住各个施工节点,确保在苹果销售旺季到来前,全面完成路面铺设工作,有力保障了群众的苹果销售运输需求。目前,我们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8%。”洛川县石头镇人大主席郑晓龙介绍。   
  道路升级带来的显著变化,让街道两侧商户切实受益,商户马晓东便是其中之一。他去年在石头街开办了一家农资门市,项目启动初期,他十分担心修路会影响自家生意。如今,看着改造后愈发宽阔整洁的街道,马晓东对未来的经营充满了信心。“以前这条道路坑洼不平,果农前来购买农资、我们运输货物都很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周边环境也变好了,货物装卸效率大幅提升,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榆蓝高速石头街出入口是渭南务工人员北上务工的核心通道,也是过往车辆与务工人员的重要集散地。过去,这里街道狭窄且多处破损,交通拥堵现象频发,同时缺乏公厕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马路市场占道经营问题突出,不仅严重影响通行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针对网民此前反馈的公厕缺失这一民生问题,石头镇政府在此次道路改造过程中进行了统筹考虑,新建了一座卫生厕所,有效解决了群众和过往人员的如厕难题。后续,镇政府还将在该区域配套建设绿化景观、务工人员休息亭和热水饮水间,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切实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除了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石头街在改造过程中还注重带动当地就业与经济发展。石头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同步推进洛川县石头秦昌兴果库的修建工作,让周边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石头村村民成锁贤目前在果库从事库管和会计工作,谈及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他满脸笑意:“以前要么得外出打工,没办法照顾家里;要么留在老家,却找不到合适的活干。现在冷库建到了街上,我在这儿上班每月能挣3500元,既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收入也稳定,日子过得踏实又舒心。”秦昌兴盛果库副经理杨宝山补充道:“冷库项目建成投用后,将直接带动150人实现稳定就业,在苹果存储、分拣等高峰期,用工量可突破200人,能有效解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为周边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者说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镇区强功能”的目标,聚力建设“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引进优质项目和资源。同时,下足力气细化街道管理,积极引导群众、商户等共同参与街道建设与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真正让石头街街道基础设施改造这一民生工程,激发出石头镇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洛川县石头镇党委书记 任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