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4日
宋金·民间石雕艺术家介端家族
  延安境内的佛教石窟开窟造像艺术,滥觞于北魏,以摩崖龛窟为主,唯安塞云嵒寺、大佛寺为浮雕或圆雕造像石窟。隋唐时期开窟造像之风渐盛,现存盛唐开元年间洛川东南部与今黄龙交接处烂柯山南麓的三仙洞石窟、烂柯山北麓仙宫河川的寺家河石窟、富县石泓寺(唐咸通三年862)等小型石窟都没有留下工匠姓名。
  北宋时期,由于宋夏、金夏之间长期的争战,民众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佛教在战乱的土壤中生发,艺术在宗教的温床上繁荣。在全国石窟艺术走向衰落之际,延安境内的开窟造像艺术却异军突起,边关寨堡周围,大大小小的石窟寺遍布其间。无数的民间雕塑家,以自己的虔诚与憧憬,用高超的技艺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佛教艺术形象,介端、王志等石雕世家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其家世事迹不见任何文献典籍,仅在石窟艺术作品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安定堡大普济禅院主体钟山石窟主窟,始凿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顶部有墨书题记:“治平四年六月十六日,延州界安定堡百姓张行者发心打造万菩萨堂。已后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国泰民安,阖家欢乐。神虎书人雷泽。刊字人李温立记。”研究者认为,王信等五人为工匠之名。清凉山万佛洞、石泓寺等大型石窟虽各有数十则题记,均为戍边将士、地方官员、晋陕商贾、善男信女所为,尚未发现工匠之名。唯北宋晚期之介端、王志家族以及戈达等少数名匠留有其名。
  介端家族祖籍长安,以石雕艺术为业,北宋早期,业务发展到延安南部宜川。崇宁三年(1104),贺家沟石窟介端父子造像题名自称“长安青石介端、男介子用”,当是叙其祖籍之言。其家族现存作品纪年明确且镌名者,最早为天圣十年(1032)介守信等所雕造的黄龙花石崖观音造像龛。开窟题记明言:功德主王文用“慕方朔之高才,习郑玄之逸气……睹莲宫之石壁圣迹堪修,见梵宇之岩崖幽玄可造,安排三圣,万古长存,利起真仪,千生福助。特就斯晟,紊僧庆赞。大宋天圣十年二月十八日。糺首修三圣弟子王文用,同修圣弟子陈志诚,石匠处士介守信。”崇宁四年(1105)凿造的一号窟,造像题名者则为介端之子介子用,其间相距七十五年。古人以二三十年为一代,介端当为介守信孙辈后裔。
  介端有三子:介元,字子元(元祐五年,1090)富县直罗镇安家川观音堂石窟开窟题记作“青石匠处士介源”,当系音同而字别。有时候又别称介处(即介处士之简称)、介用,字子用。介政,字子政。元祐九年至崇宁元年(1094—1102),曾做安塞招安石窟,窟外崖壁有“崇宁二月二十日鄜州介元子(即介子元)记”。
  绍圣二年至政和五年(1095—1115),介氏父子历时二十年,完成了黄陵万安禅院主体双龙石窟的雕造,内雕大小佛、菩萨及罗汉像数千尊。中央佛坛的主尊佛高大宏伟,装饰和雕刻技法娴熟,刀工精细,面相丰颐,衣着轻薄,颇具唐代遗风。甬道的说法图、涅槃图,后壁的五百罗汉、北壁药师佛旁的僧俗人物,雕刻得生动感人。特别是窟内南 北两壁的药师佛、三身佛站像,高大硕壮,恢宏大气,为陕北石窟中所少见。在中央佛坛南屏壁,刻有题名两则:“纠首苑广、苑晟、李皋、明和共四人等,镌造石空寺佛殿后壁一面,五百罗汉并部众共六百仕。伏愿皇帝万岁,臣佐千秋,禄位长居,国泰民安,四恩三有,同成佛果。绍圣二年九月八日。鄜州介端等镌并工。”中央佛坛北屏壁正面和内侧也有题名:“政和五年六月一日并工记耳。作佛人鄜州介端,男介(子)元,弟介子用、弟介政。”
  富县石弘寺主窟的主要作品,也极有可能为介端父子的杰作。主窟中央佛坛上前方两侧的金代武官题刻,很明显是凿去前人题刻后,再把他们的题刻补嵌进去的,故窟中未见宋代纪年题刻和造像者姓名。其余小型石窟多集中在富县境内,有明确纪年、镌名者大致还有:开凿于哲宗元符三年至徽宗政和二年(1100—1112)的富县阁子头石窟,现存4窟,均为鄜州介子元、介子用所雕凿。马渠寺罗汉堂,雕造于崇宁五年至伪齐阜昌五年(1106—1134),“造罗汉人鄜州介子用、介广、冯瞻。”始凿于北宋政和七年(1117)的石佛堂(今音讹为石坊头)石窟,“打造罗汉人介子用、介百、介广”。政和三年(1113)水磨坪石窟,刻铭“造罗汉人鄜州介子用、介广、冯瞻”。
  此外,政和二年(1112),志丹城台石窟也为介氏家族作品,并镌有诗铭:“东西南北顺,生活曾经进,同人若不识,便是介子用”。宣和六年(1124)安塞剑华寺石窟也镌有此诗铭,文字完全相同。
  上述石刻资料表明,从北宋天圣十年到金初伪齐阜昌年间(1130—1137),鄜州介氏家族世代以雕凿为业,其世系为介守信—介端—介子元、介子用、介子政—介百、介广。在近百年的岁月中,介端家族的能工巧匠活跃在黄陵、黄龙、富县、安塞、志丹一带,开窟造像,陕北四大石窟中的富县石泓寺、黄陵万安禅院便是他们的杰作,至于安塞招安、黄龙花石崖、富县鸽子头等小窟更是不可胜数,只是没有留下纪年和姓名罢了。
  另外,比介端家族稍早一些的元祐八年至绍圣二年(1093—1095)的雕塑家戈达,雕造了志丹县何家坬石窟。窟外门楣上方开窟题记记载:“元祐八年六月二十一日下手,至绍圣二年正月二十八日了毕。石匠戈达、女夫赵真并赞(錾)。”其名还见于子长钟山石窟主窟前壁西侧最下部罗汉上方,文辞与此完全相同。说明元祐间(1086—1093),戈达及其女夫赵真也参与了钟山石窟的续建工程。
  (选自延安地方志丛书、段双印主编的《延安古代历史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