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琦 李欢)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宝塔区蟠龙镇何家沟村一间朴素的土炕上。今年61岁的何存金静静躺在炕中间,目光落在那泛黄的退伍证上,上面年轻的他身着军装,眼神明亮。而炕边,妻子鲍彩梅戴着一顶深色帽子,帽檐下露出的脸颊略显苍白,病痛让她的头发稀疏脱落,却掩不住眉宇间对丈夫的牵挂。
30年前,何存金就瘫痪在炕。后来,鲍彩梅接连而至的癌症病魔将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拖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唯有那份相濡以沫的爱和对生活的微弱期盼,支撑着他们在困境中艰难前行。
“在部队上,军训的时候扭伤了,部队空军医院和师部医院给我看得基本好了。”提起过往,何存金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对军旅岁月的怀念。年轻时的他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热血投身军营,然而一次训练中的扭伤,竟成了日后困扰他半生的隐患。退伍后,为了撑起家庭,他在长期的剧烈劳作下,一次次旧伤复发,困于之前医疗条件的限制,他总是咬咬牙坚持,想着扛一扛就过去了。直到1993年,他终于扛不过去,瘫痪在炕,再也没能站起来。
“这么多年来,全靠党和民政部门管我,要是不管我,我们这家人早就没办法生活了。”说这话时,何存金的眼眶湿润了。自瘫痪那天起,炕就成了他生活的全部范围。妻子鲍彩梅便成了他的“双腿”,每天早起生火做饭,忙完家务后,又要帮何存金翻身、擦身、按摩,生怕他长期卧床生了褥疮。农忙时,她一个人扛起地里的所有活儿,累得直不起腰,回到家却还要强打精神,照顾何存金。日子虽苦,可看着妻子忙碌的身影,何存金觉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再难的日子也能熬过去。
可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一场更大的风暴悄然袭来。2020年,鲍彩梅被查出患有乳腺癌,这个消息让整个家庭晴天霹雳。为了给妻子治病,家里仅有的积蓄很快花光,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日复一日,鲍彩梅咬着牙挺过了一次次治疗,就在身体渐渐恢复,一家人以为能喘口气时,2024年,卵巢癌的诊断书又摆在了他们面前。
“两次大病,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近20万的外债。”何存金的声音里满是愧疚。妻子住院的日子里,儿子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娃到现在还没成家立业,因为我们,连打工挣钱的机会都没了。”鲍彩梅说起儿子,眼角泛起泪光。她知道,儿子心里急,可看着卧床的父亲和生病的自己,从没有一句怨言。
如今,这个家庭的生活仅靠军人优抚金、残疾人补助金和农村低保维持,加起来每月不足2000元。这些钱,既要支付何存金日常的药费和两人的基本生活开销,还要承担鲍彩梅后续的化疗费用,早已入不敷出。
得知何存金一家的困境后,宝塔区蟠龙镇政府没有袖手旁观,镇党委书记杨树伟帮他们申请了临时救助。“靠政府的资助,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家庭的需求。”杨树伟坦言,他们能做的有限,更需要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和机构伸出援手,为这个困境中的家庭送去温暖。
眼下,鲍彩梅正在北京接受治疗,后续的治疗费用成了这个家庭最急需解决的难题。躺在老家炕上的何存金,听着电话中妻子虚弱的声音,心里既心疼又着急。“我的老伴为了我和孩子,付出了一辈子的辛苦汗水,我实在不忍心看着她因为没钱治病耽误了。”何存金红着眼眶,一遍遍念叨着,“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帮我们一把,救一救我的老伴,让我们这个家能撑下去。”
这是一个退伍老兵的守望,也是一个普通家庭在风雨中的求助。如果您愿意为他们点燃一盏希望之灯,请联系何存金的妻子鲍女士,电话:15029411885。或许只是一笔小小的善款,一句温暖的鼓励,就能让这个在困境中挣扎的家庭,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善意,让他们在爱与希望的陪伴下,勇敢地走过这段艰难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