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5日
神内康复“双剑合璧” 破局卒中高致残率
  本报讯(通讯员 戴俪樾)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70%~80%存活者因残疾无法独立生活。降低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急性期救治与早期康复衔接,而神经内科与康复医学科的深度协作是核心路径。10月23日,延安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神经内科就此展开了深入交流。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昔胜说,脑卒中后大脑可塑性强,急性期神经细胞再生和突触重建活跃,为早期康复提供生理基础。两科室医生的共识是,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症状不再进展后的48小时内启动康复,此“黄金窗口期”可激活健侧脑细胞代偿,提升康复效率。临床数据显示,病情稳定48小时后启动康复的患者,有效率达90%,两个月左右功能明显恢复。卒中单元模式能使致死率和残疾率降低20%以上,为标准化协作流程提供支撑。
  据了解,此次两科室协作有三大关键方向:一是联合评估与方案定制。神经内科梳理患者病史、病灶等病情信息,康复科评估运动、认知等康复指标。两科医生与治疗师共同制定涵盖多方面的康复计划。二是分阶段协同干预。急性期,康复团队在神经内科监护下开展床边康复,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等,预防压疮与血栓。恢复期,神经内科监控基础指标、优化药物,康复科开展主动训练,借助设备提升效果。三是卒中单元系统化管理。通过整合多专业力量,使患者入院后能快速完成从检查、救治到康复评估的流程。神经内科负责病情监测与救治,康复科开展康复治疗,护理团队预防并发症,形成闭环管理。
  两科室协作可改善患者预后,帮助患者更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缓解心理问题,还能共享资源、互补优势,推动“临床康复一体化”。双方认为,协作需从院内延伸至院外,通过家属教育、出院随访来保障康复连续性。未来,延安市人民医院将结合中医康复技术、智能康复设备与院外康复,构建更精准高效的多方位协作模式,最大程度降低脑卒中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