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4日
学手艺长能耐 好日子有奔头
——延川县妇联多维赋能“巾帼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    学员们认真学习五谷杂粮粘画技艺    通讯员申壮摄

  记者 方大燕 通讯员 张伟 申壮
  从电脑键盘前的认真专注,到五谷杂粮画中的巧思妙想,再到家庭课堂里的智慧引领……在延川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广大妇女正成为一抹最亮丽的色彩。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干。近年来,延川县妇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 巾帼行动”工作主线,聚焦妇女就业能力提升与自我发展动力增强,开展多层次、多门类技能培训,积极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助力广大妇女实现从“灶台”走向“平台”、从“家门口”迈向“创业路”的精彩跨越。
  指尖赋能:数字技能敲开就业新窗口
  在延川县美保琳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培训教室,一堂计算机课正在进行。学员中既有年轻待业青年,也有中年家庭主妇,年龄不同、经历各异,但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学员王荣荣过去因不熟悉电脑操作在求职中屡次碰壁,而在这里,经过培训老师的细致辅导,仅用2天时间,她就掌握了电子文档的基本操作。
  “我是一名家庭主妇,这次主动报名参加电脑培训,相信掌握这项技能后,找工作会顺利很多。”王荣荣满怀信心地说。
  这样的培训场景,在延川县已不鲜见。为切实提高妇女就业竞争力,延川县妇联联合专业培训机构,针对社会需求开展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广告设计等实用技能培训,让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真本事”。
  “我们组织的计算机培训班,主要面向失业或待业的家庭妇女,通过‘理论+实操’结合的方式,让她们真正上手操作,拓宽就业渠道。”计算机培训老师郝荣说。
  巧思生金:非遗手艺铺就创业新路径
  不只是计算机技能,传统手工艺也悄然成为延川妇女就业创业的新途径。
  在延川县妇联举办的“乡村振兴 巾帼行动”妇女手工艺技能培训(五谷杂粮粘画)的培训现场,学员们在五谷杂粮粘画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根虎老师的指导下,用小米、红豆、绿豆、荞麦壳等寻常食材,在事先准备好的白模图案上,拼贴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这项源自民间的非遗技艺,在延川县妇联的推动下,正成为妇女创业的“新名片”。
  “受县妇联邀请传授五谷杂粮画技艺,既是为了推广非遗,也是为了让更多妇女多一门手艺、多一条出路。”周根虎说。
  在周根虎老师细致地讲解下,学员们迅速掌握了五谷杂粮画的粘黏要领、创作寓意、制作流程。拼贴而成的装饰画中有植物、动物,还有各种吉祥人物,色彩斑斓,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
  “很感谢妇联提供的这个平台,让我拥有了一技之长。”学员张卫琴感慨道。
  在延川县,同样焕发新生的还有本土非遗项目布堆画。在手工艺技能培训课上,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杨翠芳正耐心地指导学员剪布、粘贴、构图。学员们围坐交流,反复练习,原本零碎的布头,就这样如魔术般蜕变为一件件充满乡土气息的手工挂件。
  “学员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希望通过我们的培训让大家掌握更多的致富技能。”延川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玉佩说。
  家教润心:涵养智慧构筑幸福港湾
  除了技能培训,延川县妇联也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妇女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她们在亲子沟通、情绪管理和家庭建设方面的能力,县妇联组织开展家庭教育骨干能力建设培训,助力妇女成长为“智慧型家长”。
  日前,延川县妇联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亚峰老师,以“解码新时代家庭教育”为主题,系统讲授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学员们通过自我画像、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互动方式,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理解,提升实践能力。
  “这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也是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保障。”学员乔海山分享道。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教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工程,学员们通过培训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家庭的温暖力量。
  “通过开展为期两天半的家庭教育骨干能力建设培训,学员们不仅在课件设置、语言表达、指导水平,还在基本素养,队伍凝聚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延川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樊华说。
  此外,为切实办好社会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的实事,延川县妇联还积极对接相关培训机构,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内容涵盖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急救技能等,帮助待业妇女掌握专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在延川,妇女赋能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场浸润田间巷陌的生动实践。延川县妇女联合会主席冯晓莲说:“下一步,我们计划新增电商直播等课程,扩大‘订单式’培训规模,助力更多妇女学有一技,以技能点亮人生,为延川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