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21日
赵龙龙:用生命托举生命
通讯员 刘娟 记者 雷荣
  今年11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庄严追授因救落水儿童牺牲的赵龙龙“陕西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一枚沉甸甸的奖章、一份荣誉证书,被送至英雄家中。这份殊荣,是对赵龙龙生命最后一刻壮举的铭记,亦是对一个家庭永久伤痛的抚慰。
  近日,在延川县赵家简朴的客厅里,赵龙龙的妻子王海文摩挲着丈夫的荣誉证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 那天,我们两家人原本是去‘小瀑布’散心的。”王海文声音低沉,仿佛仍置身于2022年6月7日的场景:孩子们在玩水,她和赵龙龙在桥下乘凉,突然听到刘姐呼救——她儿子落水了。
  “ 龙龙几乎是从石头上弹起来的,一句‘我去’还没说完,人已经跳进河里。”王海文顿了顿,努力平复着哽咽,“我了解他,平时路上见到谁需要搭把手,他都会冲上去。那一刻,我知道他绝不会犹豫。”
  赵龙龙跳下去之后,王海文眼睛都不敢眨一下,死死盯着水里,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王海文声音发颤:“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那天的河水浑浊得像掺了泥沙,根本看不清水下的深浅。”
  孩子得救了,他却再没回来。
  湍急的水流裹着漩涡,一眼望下去,满是让人胆寒的危险,深不见底。赵龙龙奋力游向孩子,几次被水流冲得偏离方向,却始终没有退缩。
  “ 我看到他拼命把孩子往岸边推,自己却越来越吃力……他身上的衣服被水浸得沉甸甸的,动作越来越慢。可他的目光,自始至终都盯着那个落水的孩子……”王海文啜泣着,“最后孩子被推上了岸,龙龙却……再也没能上来。”
  41岁的赵龙龙,生命定格在托举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留下的是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年迈的父母、一个骤然失去顶梁柱的家。“他总说,‘做人要实在,能帮就帮。’可这一次,他帮了别人,却把永远的痛留给了我们。”王海文说。
  在王海文眼中,赵龙龙是千千万万普通陕北汉子中的一员:勤劳、朴实,对家庭负责,对邻里热心。“我和他结婚20多年了,几乎没吵过架,家里家外都是他管,什么事都不用我操心。”
  说起这些日常,王海文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温柔的笑意,可很快又被悲伤覆盖。她翻出一张全家福,照片上的赵龙龙笑得憨厚:“他就是这么平凡的人,心里装着的,从来都是家里的事、别人的事,他常说,‘咱们平凡人,但求问心无愧’。”
  然而,平凡之躯终成英雄之魂。2022年9月,赵龙龙的行为被正式确认为见义勇为;此后,他先后被追授“延川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延安模范”“陕西好人”“清涧县新时代先锋模范”等荣誉。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一次对良善与勇气的集体致敬。
  寒冬将至,秋叶正落。王海文望向窗外,“有人说他是英雄,可我宁愿他只是个平凡的丈夫、普通的父亲……但既然他选择了这条路,我们全家就以他为荣。”王海文的目光变得坚定,“我会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爸爸是个勇敢善良的人,要像他一样,正直地活着。”
  赵龙龙用生命托举的,不仅是一个落水儿童,更是人性中最璀璨的光辉。在平凡与伟大的辩证中,他跃入水中的一瞬,已然永恒。正如省政府在表彰决定中所言,“他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新时代社会正能量”。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这片黄土地,将永远铭记“赵龙龙”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