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关明为小瓜吊蔓 记者 郝栋 摄 初冬时节、山林凋敝,但在延川县永坪镇的大棚内,却是绿意盎然,一派瓜果蔬菜丰收的好景象。鲜红的草莓、清甜的香瓜……正以多彩缤纷和香甜滋味谱写着延川的冬日赞歌。
走进永坪镇聂家坪村聂风军家的草莓大棚里,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一颗颗鲜红的草莓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红宝石般的光芒,让人垂涎欲滴。聂风军娴熟地疏枝去叶,他家的凤冠奶油草莓不但长势非常好,色形味也俱佳。
聂风军是聂家坪村种植大棚瓜果的“资深行家”,有着25年的种植经验。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辛勤的付出,他种出的草莓品质好、味道佳,在市场上深受顾客的喜爱。
“我种了20年草莓,越种越有奔头。”聂风军看着手中的草莓,语气中满是欣慰。他介绍,目前种植的凤冠奶油草莓再有10多天就要大规模上市了,行情特别好,一斤能卖到50元左右,这一棚草莓预估能产三四千斤,一直能卖到来年2月份,收入能达到6万元。
时下,聂家坪村的智能化大棚越来越多,和传统种植投入大量人力相比,智能化大棚装配了自动通风、滴灌系统、水肥一体机、运输轨道车等多种设备,使得管理大棚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我们村共有大棚120座,目前有35座在种草莓,此外还有甜瓜、西瓜等,每个种植户的平均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聂家坪村党支部书记聂军祥介绍说,今后,在政府的支持下,他们会继续引进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让村里的大棚产业更上一层楼。
随后,记者来到离聂家坪村不远的永坪镇段家圪塔村,村民段关明正在自家的小瓜大棚里给小瓜吊蔓。
“我这棚红籽小瓜再有20多天就能上市了,一斤单价能卖到30块钱。”段关明告诉记者,自家的红籽小瓜深受新老客户喜爱,根本不愁卖,一棚能卖4万多元,一年两茬下来能有8万多元的收入。
段关明今年65岁,从20多岁就开始种大棚了,是段家圪塔村的“大棚能手”,他还经常向村民传授心得,自家的小瓜卖得差不多时就给其他人帮忙。“在村里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大家一块致富才能让村子越来越好。”段关明笑着说。
永坪镇农业干部杨凯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提升大棚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保证农产品品质,积极培育聂家坪奶油草莓、段家圪塔红籽小瓜、黄家圪塔双星美瑞西瓜、寺村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品牌。同时,依托永坪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积极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吸引城市居民到园区采瓜果、游美景、住农家、品乡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延川品牌’‘延安样板’。”
永坪镇大棚产业的故事,是延川县依托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这条以品质促品牌、以产业促增收的发展路径,正缓缓铺就一条融合现代化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振兴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