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陕北颂
于萍
北京知青马最良(左)代表知青给老乡们捐赠的新农合款
  陕北,那山、那水、那人让我永生难忘!
  2005年7月1日,北京直达延安的火车正式开通,我决定携家人回趟陕北。一是回村看望日思夜想的乡亲们,二是了却老父亲多年的一桩心愿。老父亲要亲眼看看女儿曾经插队的地方,要当面感谢关爱过他女儿的乡亲们。
  出发前我反复声明:“陕北缺水,三伏天到陕北洗不成澡,可不能埋怨。”对此,家人各自带足了换洗的衣服,做好了“吃苦抗旱”的准备,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这是我离开陕北33年后,第二次回第二故乡“探亲”。
  1968年底,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我到陕北延安插队当了知青。
  陕北这个地方神奇神秘。它那厚实的黄土埋葬着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它那坚毅的脊梁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危局,它那宽广的胸怀接纳了我们这些来自首都北京的知青。
  三年的知青生活锤炼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品格,改造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三观,磨练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意志。
  1995年秋季,我曾回过一次陕北。那是我离开陕北23年后,第一次踏进那个熟悉的小山村。见到久别的众乡亲时,任凭泪水流淌。乡亲们的亲热劲儿,至今难忘。
  但是,那次回陕北“探亲”,却给我留下些许遗憾。
  那便是陕北的发展仍然不尽如人意。那山、那水、那人与我23年前离别时没有两样。山依旧是秃的,水依旧是黄的,人的思想依旧停留在“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意识里。乡亲们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陕北的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号召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不少坡耕地虽然改种成经济作物,但是大面积的黄土高坡依旧被东一块、西一片地开垦着。放养的牛羊啃食着地表本就不多的植被;裸露的黄土地被风一吹,黄尘漫天飞扬。土瘠民贫,乡亲们仍然过着靠天吃饭的光景。
  陕北的公路仍然行走艰难。县际以上的公路,充其量也就是三级,坑坑洼洼。从延安到宜川不足300公里的山路,乘坐吉普车需要跑大半天,就是这样等级的公路也只是通到县城。乡里不通公路,回村靠步行。村民住的仍然是土窑洞,照明仍然是煤油灯,吃水仍然靠毛驴驮。
  如今又是10年过去了。当我再次奔赴陕北的时候,还没有出北京,就感受到了新的变化。提速后的列车宽敞、舒适、洁净,仅仅16个小时,我们就到达了延安。
  “陕北变了!”列车刚过铜川,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穿山越岭的列车,急速行驶在陕北大地上,蔓延的绿色植被覆盖了黄土高原,处处生机盎然。
  亲临延安,走一走、看一看,发现延安真的变了!用“天翻地覆”来形容都不为过。
  “这是陕北吗?黄土高坡在哪儿?”女儿在问。
  我没回答。心里在想,延安虽属于地级市,但它是革命老区,国家必然有投入,延安必然有变化。
  但是,我错了!我从延安人自豪的言谈中了解到,延安早就自给自足了!延安这些年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远远大于城市建设投资。延安变高了,变大了,变美了。延河水变清了,宝塔山变绿了!
  翻过蟠龙山顺川而下,经南泥湾到宜川。汽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沿途是青山、绿水,美极啦!仅用3个多小时就回到了宜川。中途参观黄河壶口瀑布还占用了一定的时间,真快啊!这是陕北吗?我也在问自己。
  宜川也变了,变得我都不认识了。
  看着雨雾中的秀美山川,女儿又在问,“这真是你当年插队的宜川吗?这么美呀!”“宜川真的变美了。崇山峻岭,绿树环绕,清清的河水绕川而下,处处堪比江南。”我也发自内心地感叹。
  汽车行驶在回宜川的公路上,从延安就开始陪伴我们的张明,一路上向我们介绍着县上和村里这些年的发展变化。
  张明是宜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是我当年插队的李家岭村的唯一高中生,是村支书的儿子,我的挚友。他虚长我3岁,高大帅气,为人谦和,工作认真,群众基础非常好,是张家族人的顶梁柱。他是返乡知青,与我们北京知青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始终是我们的大哥哥。
  这些年,我们虽然奋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但是一直保持着联系。县上和村里许多情况,我都第一时间从他那儿获知。
  张明说,现在宜川境内的自生森林覆盖率已达68%。
  退耕还林(草)引导着农民将荒山变成绿岭。昔日的平台地、坡耕地几乎都种上了苹果、花椒,粮农变成林农、果农、椒农,乡亲们家庭年收入达到8000至1万元。
  封山育林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散养的牛羊改为圈养,绿色植被生长茂密,水土不再大量流失,小气候已经形成,降水量明显增加。
  秀美山川建设解放了生产力,释放了农村活力。驴驮、人背、马拉、牛耕的时代彻底结束,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耕作、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李家岭村位于黄河西岸的陕北南部,是大梁山间的一个小山村。地理环境独特,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种植的“红富士”苹果和“大红袍”花椒已经成为宜川县外贸主打特色农副产品,畅销国内外。
  如今,乡乡通公路,村村通电,引水上塬,乡亲们的好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村里的年轻人走出了黄土地,为改变家乡涉足大千世界,汲取着“营养”。
  遗憾的是,从宜川县城到李家岭村的上百里山路正在改建,无法通车,我们陕北之行止步于宜川县城。
  老父亲得知情况后,一脸不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个下午。我知道他老人家的“心病”,准备了几十年的感恩话窝在了肚子里,不能向老支书、老队长、房东张大妈以及村里的乡亲们当面表达。
  陕北,已经不再是我记忆中的陕北。陕北的变化让我惊奇,让我自豪。
  女儿更加感叹,陕北这么美!下次你“探亲”我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