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9日
金色年华,难忘岁月
——悼念左铁
  忽培元
  青年左铁不幸去世了!他的姐姐左伟是看见了我同左铁的一张合影才记起在微信上告知我的。我当时很震惊,他才仅仅四十五岁,那么年轻有为呀,在我眼里还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通过与左伟简短的两句对话,我才得知他是姐姐背大的娃娃,难怪左伟那么伤心。我得知他不幸离世的噩耗时,他已经去了好些日子。他姐姐很悲伤,作为他的忘年交朋友,我也很难过。心想这个世界上又少了一个品学兼优、才华出众的好青年。我为此而难过了好些日子,想写一篇悼文却不知该从何说起。一闭上眼睛,面前就浮现出一个高个子的英俊少年的形象,干练利落,对谁都是不笑不说话。
  如今他却不辞而别,许多熟悉他的人都不能接受。
  认识左铁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延安分管宣传思想文化和革命纪念地建设。当时我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纪念馆的讲解内容和表达方式,提出了一个“讲、唱、跳”相结合的大胆构想,故在讲解员中抽调一批优秀者创作排练一台节目,以增加延安精神宣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左铁和一批多才多艺的优秀讲解员就是在这时候出现在我视野中。他们是第一批“讲、唱、跳”相结合的全能人才,都通过了严格考核,我对左铁等人的演出是十分满意的。那时女讲解员较多,人才也多。作为宣讲团一位难得的男成员,左铁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一次,中央主管意识形态的领导看了左铁等人的演出,大加赞赏,提出了要宣讲团进京汇报演出的建议,我在审定节目和演员时首先想到了左铁。这次进京演出很成功。此后每次来了重要客人,我都点名要上左铁的节目。他每次演出都有新的改变,看得出,他对自己的工作是精益求精的,那种永不满足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左铁来自革命先烈刘志丹的家乡志丹县。他的这些艺术天赋多是来自父亲的熏陶。他从洛川师范音乐系毕业考入革命纪念馆后接受了延安精神的系统培育,可谓根红苗正。他在学习、研究和弘扬延安精神的舞台上坚守探索,尽情发挥着自己的业务专长。一时引人注目,干得风生水起,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好青年。
  我离开延安后,左铁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后来有几次我回到延安,还听过他的讲解。那时他已调到知青纪念馆。后来听说他从知青纪念馆调整到了南泥湾革命旧址管理处任主任,并筹建新馆。时间紧责任重,他带领一班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为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从筹建布展一直到顺利开馆作了大量工作。新馆的内容和展出形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我去参观的那天,没有见到左铁。
  那年,北京知青赴延安插队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会上我又见到了左铁。这时他是知青纪念馆的副馆长。久别重逢,彼此都感到特别亲切。会前,我问了不少延安的情况,他还说大家都希望我多回延安。当时我送给北京知青联谊会一幅书法作品:“金色年华,难忘岁月”,左铁同我一起把六尺整张的大字展示给大家看,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不料想这竟成了最后的留念。我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离我们而去。如今回忆这些往事,就格外怀念他。那些精彩的片段,构成了一个人的“金色年华”。宣讲团的日子更是他人生的高光时期。那是延安走向全国的一张名片。市上领导外出考察或招商引资都要带着他们。走到哪里,就把延安精神传播到哪里。那真是金色年华,更是令人难忘的岁月。而在我的记忆中,左铁始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员。这张仅存的合影定格了我们共同拥有的时光和记忆。
  阴阳相隔的无情现实,打破了时空的平衡和感情的天平,使我不堪以悲,泪洒黄土。
  好在左铁的同事们和更年轻的朋友们朝着前方仍在奋斗。愿左铁同志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