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黄龙:五水共治 做足“水文章”
——追赶超越中的“黄龙现象”系列报道之一
  通讯员 窦可军 
  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境内群山绵亘,林木丰蕴,风光秀美,区域功能显著,据测算,蓄水能力相当于2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是陕西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为周边韩城、澄城等6个县市提供工农业和生活用水。以大岭山系(古称梁山)为分水岭,黄龙主要有石堡河、澽水河、仕望河、仙姑河等水系,大小16条河流,呈放射状分流注入黄河和洛河。
  尽管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均为出境河,黄龙境内水的储存量却很有限。
  对于做好“水”的文章,县委书记任高飞情有独钟,他说,要依水用水,把洪水、涝水、污水、供水、节水“五水共治”,留住天上水、拦住地表水、保护地下水,确保城乡居民供水充足的同时,用水留住人、留住产业,以水的文化提升土地价值,改善城市面貌。
  五水共治 助推生态旅游
  在黄龙,堤防工程在提高防洪能力的同时,还做成了景观。
  县水务局依据石堡川重点防洪工程现状和黄龙发展需要,以石堡河河势为基础,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合理进行堤线布设和堤距拟定,建成以左、右岸堤防为主的防洪屏障,确保石堡镇段18998人和12137亩农田免受洪水灾害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品位,为城市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把工程做成了景观。
  比如,水磨坊水景观,作为城区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水力自控翻板闸1座,生态护坡200米,水域宽32米,形成水域面积6000余平方米,最开阔处,水深3米,碧波荡漾。此处,布设水车2座、观景台1座,景观船2只。
  城区建成区水域长7500米,设水力自控翻板闸4座,混凝土重力溢流堰64座,水域面积16.5万平方米,蓄水总量2.99万方。新打造的龙湖、“在水一坊”“龙城之窗”等水景观已成为生态旅游新的亮点。下一步的龙城水域等建设将更加彰显黄龙“山清水秀”独特魅力。
  小城东西两面,各有两座水车遥相呼应,成为这座小城的一道独特景观。水车矗立河边,倒映着富有江南韵味的“龙城之窗”和汉唐风韵的水磨坊小区,灵动、清雅、诗意。 
  县水务局、城建局、城管局等部门联手创建节水型城市、建起第二水源、实施街道桥梁、城市景观、河道亮化、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环卫保洁等市政基础及公共服务项目66个,提倡循环用水、一水多用、鼓励“中水”回用,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把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和节约用水作为重要的目标任务,确保生活用水全部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保护好黄龙的绿水青山,为生态旅游添彩。
  一系列的措施,让环城的河水,就像原本孱弱的妙龄少女蓦地丰腴起来似的,沿河的灯光是她的首饰,15座精致的桥梁是她的嫁妆。桥梁、木栈道、健身步道、水车等景观与自然融为一体,游人漫步在此间,欣赏着南山的旖旎风光和清可见底的河水,流连忘返。
  距县城五公里处,龙湖碧波荡漾,画舫快艇在湖面划过,如飞花溅玉,各地游客携亲朋同学聚会与此,络绎不绝。
  依托良好的水资源,清水漂流成为黄龙旅游的热点。2014年建成的石门峡漂流,位于白马滩镇,刺激而清爽,为游客增添了体验式旅游的乐趣。每年从五月初到十月中旬,天天都有数百上千的游客慕名而来,成为省内外游客“我要去黄龙”夏季旅游的首选项目。
  2016年夏季,黄龙县另一个清水漂流景点“石堡河漂流”建成,就在县城附近的龙湖景区下游,并与无量山景区融为一体,吃住行方便,成为黄龙县城一日游的重要节点。
  目前,黄龙县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启动一项更大的水项目,在县城规划区的水磨湾至龙湖之间,实施“一河两岸”流域治理项目,项目区面积1120亩,其中水域面积548亩。项目建成后,黄龙县城将实现“半城半水”的格局。
  “引水进城”令水韵黄龙更多彩
  水景,令黄龙县城成为一座赏心悦目、清爽怡人、远近闻名的避暑山城。
  引水进城工程是黄龙县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旅游承载力,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县城”的重点工程。该工程通过在城区主要路段、居住小区、公园广场等处布置喷泉景观,从而增添城区的景观活力,盘活县城整体景观。工程总投资1800万元,在黄龙县城自西向东共布置水景观7处,依次是月亮广场水景、城西客运站水景、人民广场水景、林业局水景、兴龙苑山体水景、迎客松公园水景以及龙城新天地音乐喷泉。通过安装景观喷泉、栽植景观苗木并依地势进行造景,同时配以夜间亮化,充分体现出黄龙县城“山水和谐共融、昼夜景观连绵”的景致特色,为黄龙县城增添了一道靓丽景观。
  其中,“龙城新天地”音乐喷泉成为吸引远近游客的主要元素。这处喷泉坐落在城东迎客松公园对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是陕北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主体建设为音乐喷泉和休闲娱乐区两部分,依山而建,清清溪流从旁边缓缓流过。在116米长的喷池中,有7组花式喷洒,水柱最高能达到85米。在喷泉的旁边,是一个休闲区,有咖啡屋一间,配有80余把座椅,供游客休闲。观赏喷泉,看溪水潺潺,游客们游乐其中,别有一番情趣。
  城中,石堡河自东向西,西河自北向南,两水交汇于双龙桥。顺势而下,水面一下子变得宽阔,依托堤防工程建设的8座溢流堰和一座翻闸坝,形成长1千余米、宽32-35米、总面积3.5万平方米的一片水域,一座画廊桥横跨水面,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在水一坊”,该项目沿河堤修建仿古式建筑两层(局部3层),面积3260平方米,修建室外管廊400米及河堤护栏、亲水平台。一层为廊道,可供市民游客游览观光、休闲纳凉,二层(局部三层)为住宅。项目以传统中式建筑风格为主进行建设,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穿行其中,犹如置身在江南水乡之中。
  “早知有黄龙,何必下江南”成为美谈,“到黄龙去漂流,到黄龙看水景,到黄龙看夜景,到黄龙看喷泉”正在成为时尚追求。 
  优良的水质是大闸蟹、 冷水鱼的安乐窝
  水,为黄龙旅游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为各乡镇产业转型立下了汗马之功。
  白马滩镇河流多,水量充沛。《水经注》中记载的澽水,发源地就在白马滩镇的神峪川。
  在石门峡漂流,在竹园驿站,在冷水鱼、大闸蟹养殖基地,在格桑花庄园,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的一切无不是围绕着“水”来做文章。一位游客说:“江南有的,黄龙都有,这正印证了‘早知有黄龙,何必下江南’这句话!”
  冷水鱼是白马滩镇2016年新引入的项目之一,养殖的是金鳟和红鳟两个品种。据养殖户王乃林介绍,因为鱼池里是流动的山泉水,冬天也不结冰,这两种鱼在这里很好成活,长得很快,肉质鲜美。当问到收益时,王乃林高兴地说,一斤能卖到45元到50元,已经卖出去一千多斤了。虽然麻烦点,每天为鱼儿换水,但是看到收入还行时,身上就很有干劲。
  与冷水鱼池相邻的是王乃林养殖大闸蟹的两个池塘。作为黄龙的一个新兴产业,在优良的山泉水滋养下,大闸蟹品质上乘,受到市场青睐。黄龙人给它起了个非常有地域特色的名字“肤施龙蟹”,已经两度摘取上海海洋大学举办的“全国河蟹大赛”金奖,吸引了消费者眼球。自2014年大闸蟹落户黄龙以来,县水务局多次邀请海洋大学和省水产所专家教授,定期开展养殖培训,为蟹农提供技术服务。蟹农掌握了养殖技术,产量和质量上去了,在收入上尝到了甜头。据统计,一亩水塘投放800只蟹苗,商品蟹可以达到350到400只,四两以上的大闸蟹每只可以卖到50到60元,三两到四两之间的可以卖到40元,这样算下来,一亩水塘的纯收入可以达到1.2万元。
  在“肤施龙蟹”最初落户的圪台乡,水产养殖更是风生水起。2017年,圪台乡将建成200亩高标准水产养殖基地,同时争取县水利局1800万资金用于中小河流域治理、建成长达3公里的观光灌溉水渠等,与此同时要保护好圪台乡“肤施龙蟹”的品牌,做好品牌文章。目前,黄龙大闸蟹养殖已辐射到全县7个乡镇,发展养殖户48户,养殖面积355亩,投放蟹苗4500斤,年产商品蟹十万只。为了保证蟹农丰产丰收,黄龙水产部门还与顺丰速运展开合作,拓展销售渠道,仅2016年11月份,就向全国各地销售“肤施龙蟹”3万多只,为蟹农带来经济收入120万元。
  做活水文章带活第二产业
  依托漂流,白马滩镇成为车水马龙的热闹之地,也带活了农产品销售和加工。
  在石门峡漂流景点停车场附近有一片人工竹园,起名“竹园驿站”。返乡创业青年韩林宏在这个竹园里,开设了“农特产品销售中心”,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而这些农特产品,都是他收购当地农产品加工而来的。白马滩盛产核桃,中蜂养殖户也很多。韩林宏通过研发,将蜂蜜进行精包装,把收购来的核桃制成椒盐核桃、琥珀核桃等六个品种,让游客在等待漂流的间隙,到竹园来,或选购产品,或者喝喝大碗茶。在商铺的一侧,有微信商城的二维码,写着“线下体验,货真价实。线上购物,优惠多多。”在旅游淡季,他就做起电商和微商,让自己的产品搭乘互联网快车飞向顾客手中。
  问及韩林宏为什么返乡做农副产品深加工时,他说,这几年黄龙因为旅游业名声在外,黄龙核桃、黄龙蜂蜜在外地都深受欢迎,周围的朋友知道他是黄龙人,常向他打问购买渠道。他由此萌发了回来创业、报效家乡的念头。正巧白马滩镇开辟了竹园驿站,依托石门峡漂流的人气,他看到了商机,于是断然辞掉了外面的工作,回家创业。
  镇上还在漂流终点建了石门峡休闲驿站和格桑花庄园。休闲驿站为精准扶贫户许存学提供了一份工作,他给游客服务的同时,也推销农副产品,生意不错。同时还兼职护林防火巡察员,每月200元钱的工资。对面山上的格桑花庄园则是一个集观光与消费体验的产业园,游客漂流后,可以到这里赏花、喝茶、吃烧烤。
  澽水河河道中,尽是大大小小、各种各样被水冲刷后形成的光滑圆石头。周围村庄的许多房子和院墙,也都用石头垒砌而成,看上去古老而质朴,乡村味十足,地域特色明显。
  在2016年秋冬农业农村现场会上,任高飞分析了白马滩的区位优势和地域文化,把白马滩这个人杰地灵的山水小镇,定位为黄龙的一个“会客厅”。如何扮靓“会客厅”,任高飞指明了方向:做实做好石头经济、石头文化。他要求白马滩镇,要利用好石头资源丰富这一优势,迅速成立公司,加工生产石头建筑材料,结合地域文化,用石头材料美化、靓化小镇,形成一方建筑特色,同时要将这一产业与党建工作、扶贫工作相结合,致富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