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你,这个冬天这么冷,得多难捱啊!”富县茶坊镇茶坊村78岁的村民安金爱拉着驻村第一书记李建国的手感激地说道。
进入冬天,李建国发现村里29户贫困户因无力支付煤钱,取暖遇到了困难,便积极协调沟通,为29户贫困户每家争取了一些取暖补助,帮助村民过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贫困户在寒冬中感受到温暖,这让李建国由衷地感到高兴。
2016年,李建担任茶坊村第一书记。村里的贫困户大部分为老弱病残类家庭,如何帮助他们脱贫成为李建国要着力解决的大事情。他在民情日记的第一页这样写到:“做沈浩一样的村官,沉下心来,认真工作。”
摸清底子才能想出法子。李建国到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村里每家每户进行摸底,早上七点出发,直到晚上才从村上回来。“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是他给自己的硬性规定。通过摸底,李建国对村里29户贫困户的情况了若指掌。
村民温建虎原本家境殷实,但温建虎驾车酿出事故,导致邻居在车祸后去世,温家人掏了巨额赔偿费。温建虎由于重伤也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的全部开销都依靠妻子张亚琴每月打零工的2000元收入,一家人生活陷入了困境。掌握到这一情况后,李建国向上级反映将温建虎家作为补增贫困户进行登记,并制订了医疗救助等帮扶计划。
温士罡和杨文丹大学毕业一直待业在家,李建国得知富县延能化项目有招聘时,立刻想到了这两个孩子。他联系了孩子的家人说明情况,陪着杨文丹跑前跑后报名,还找来书籍助其复习。
在李建国眼中,“帮”与“扶”是不同的。所以他区别对待扶贫对象,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主要是帮其增加收入,而对无劳动能力、老弱病残贫困户则主要是争取民政救助、残疾救助等方式帮其解决生活问题。60岁的村民高改秀与儿子均有残疾,日子十分艰难。2016年,李建国与其他精准扶贫包扶人员共同给高改秀联系了部分鸡苗,又联系了1000元的残疾人救助款。李建国每个月还会看她几次,看看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相处久了,觉得每户村民都是自己的家人。”李建国总是这样说。村民杨四虎身患癌症,妻子又不幸得了脑梗,儿子在外打工,两人由儿媳照顾,李建国没事就去他家坐坐,除了送去部分低保及相关扶助政策外,还会陪杨四虎夫妻聊聊天,让他们放宽心好好生活。
2015年初,村民杨米军的母亲查出癌症,为给母亲看病,杨米军债台高筑,家里贫困不堪。为了帮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李建国三天两头往他家跑,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挑战困难。在杨米军发展烤烟遇到困难时,李建国总是忙前忙后,热心帮忙,比干自己家的事都要上心。2016年,杨米军家的烤烟种植增收8万余元,顺利实现了脱贫目标。
“我没有能力让村民的生活一夜间有质的飞跃,但我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并一直坚持下去,相信小事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有大作用。”李建国就是用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发挥着自己作为第一书记所有的光和热。
本报记者 张改玲 通讯员 孙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