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范筱霞
“喂,吴阿姨,您高血压控制得好吗?记得要每天吃降压药啊!糖尿病要注意饮食,病情有变化及时打电话给我,我们上门来检查。”家住甘泉柴沟河湾村的吴阿姨,隔段时间就会接到桥镇卫生院健康教育负责人杨洁的温馨问候电话。
吴阿姨的名字叫吴金兰,今年54岁,笑称自己是个“老病号”,患糖尿病有3年、高血压3年,身体多个“零部件”老化,经常需要“维修”,但一下子就忘记吃药了。病犯了就要跑到大医院,挂号、划价、缴费,得用很长时间,很麻烦,没病也会折腾出病来。自从桥镇卫生院的杨洁负责健康教育,得知吴金兰的情况后,经常打电话提醒她吃药,吴阿姨感觉舒心多了,还高兴地说,她又多了个女儿。
2017年1月12日,笔者来到桥镇卫生院,眼见为实。刚进屋,2008年从第四军医大延安教学部毕业、经过外出学习2009年被分配到桥镇卫生院的杨洁,就拿出一沓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笔者翻了翻,桥镇乡的村医与卫生院签订的《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内容很详细。根据协议,卫生院在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还负责为患者提供6类健康服务:每年对签约家庭进行一次家庭健康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规划;及时将健康讲座和健康大讲堂等活动以短信方式告诉签约农民,这种接受健康教育的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对老年人、慢性病人,主动提供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每年不少于4次;对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和家庭病床服务;所有参保人员定点在卫生院均可按相关政策报销相应医疗费用;所有签约家庭成员在卫生院看病均免挂号费、住院自付部分享受优惠。协议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且有双方签字确认,各执一份留存。
协议虽然和村医签定,但杨洁知道自己的父亲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生活中遇到很多事自己都难以处理,更何况在2016年3月份查出患有尿毒症,她知道要在生活中得到很好的调理,要不后果很严重。所以,她在下班的时候放弃了回家的念头,而是变得唠唠叨叨和爱“管闲事”了,不仅在广场指导老年人做保健操,而且还会嘱咐孕产妇上门体检等。
桥镇乡共有8个行政村,杨洁手里共有5600余人的健康档案,她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管理和用药指导,并不厌其烦地上门访问,摸清了慢性病患者“家底”:患高血压的有348人、糖尿病的有46人,并对其建立健康档案,全方位监控服务。
杨洁不仅对病房里的病人给予生活提醒,还经常把糖尿病患者组织起来,相互交流,并让他们与病友交流控制血糖、血压的经验。还说,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是要管好自己的嘴,甜的东西不能乱吃,还要坚持锻炼,同时还要按时吃药。
这份《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对杨洁来说是责任,更是使命。落实基本医疗和12项健康服务,事情琐碎繁杂,不免会有人误会,所以需要的是细心和耐心。杨洁遇到误会时,就笑着说,她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如今她的理想实现了,而且她负责的是健康教育工作,希望每个人天天都能健康快乐。
看起来,杨洁管的事情虽然琐碎繁杂,但都是人人需要的,杨洁笑着说,她争取把健康教育这个“闲事”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