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呵护新生命是我的职责
——记下寺湾卫生院妇幼专干刘治玲
刘治玲入户宣传妇幼保健知识
  通讯员 范筱霞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肩负着挽救生命的重任,而孕妇、产妇、及0-3岁儿童的健康更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在医患关系不是十分和谐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对医生不理解,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写病历、开药方,可他们并不知道医生的辛苦。近日,笔者走进下寺湾卫生院刘治玲的办公室,记录下她的工作点滴,还原一位医生真实的工作状态。
   五个小时连轴转病人不间断
  1985年出生在甘泉烽火岔的刘治玲,2008年从西安医学院毕业,2009年被应聘到下寺湾卫生院工作。每周刘治玲都要不间断地给孕妇和产妇打电话,询问身体状况及孩子现在的状态。新年刚过完,笔者见到了正在办公室忙碌的刘治玲,她的办公室已经聚集了很多孕妇及产妇,刘治玲正在为检查完的孕妇写着病历。
  虽然是基层,但正好遇到集会的日子,病人一个接一个,刘治玲一边查看孕妇或是妇科病人的身体情况,一边翻看她们之前的病例,并不时起身到隔壁的小房间替她们做进一步的检查,还要回答病人和家属连珠炮似的疑问。上午十点整,上班已经两个小时了,刘治玲看了10多位病人,还有好几位病人正在排队等候。一上午她都没有离开门诊室,她的水杯就放在手边,但里面的水一直是满的。
  “多出去走动,不要老闷在家里”“你有贫血,要多补充营养,你现在的营养要供给两个人”“不要急,放宽心,很多女性的病都是急出来的”“保持心情舒畅,要知道如何缓解压力”……刘治玲仔细叮嘱病人及家属应该注意的问题,“病人和家属不一定都知道这些常识,所以要一一嘱咐。”一上午近五个小时的连续工作,刘治玲始终柔声细语地提醒着病人要注意的事项。
  中午十二点半,下班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刘治玲看看表,再看看房间里的病人,知道她们来一趟城里不容易,看完病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就让同事捎了一份面皮,继续为病人检查着身体。
   不怕工作累最怕被误会
  吃完面皮,刚到下午一点,刘治玲看看办公室没有人了,就急匆匆地收拾着宣传册子走上街头,笔者感觉好奇,不由地问:“这是领导安排的吗?”刘治玲笑着说,这里的许多孕妇和产妇她们都是老思想,一般人不会去医院检查的,所以她想去街上看看。
  经了解,这个卫生院负责妇幼的只有她一个人,在同事的帮助下,帮她在街上拉了一道横幅,于是,就有许多孕妇上前向她询问一些基本常识和问题。
  对于一名妇幼专干来说,精神压力也不小,相较于其他科室的病人,婴儿在母亲肚子里情况千变万化。当母婴情况不理想时,医生向家属解释往往被理解为吓唬人或推销产品,如果不解释,当真发生意外,家属又认为医生没尽到责任,会引起一些纠纷。说到这些纠纷,刘治玲也很无奈,只是感叹现在的医生难做,因此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还需要双方加强理解和沟通。 
  作为一名妇幼专干,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如果没有遇到集会日,刘治玲则活动在孕妇及儿童的住院病房里,这样可以方便了解每一位病人的情况。刘治玲走到每一个床位前,详细了解这些人的情况。她告诉笔者:“干这行,就是从这项工作开始的。”
  妇幼专干面对的都是妇女和儿童,于是,她从学校及前辈那里学习到异位妊娠、胎动不安等方面的知识,不仅如此,她还经常上门为孕妇们服务,为她们发放叶酸,有时很晚才能回到家里,使她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当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她笑着说:“作为妇幼工作者,其实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无数个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