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价格高还不愁卖
双青豆成甘泉县农民致富“新宠”
●张明亮准备晾晒双青豆种子,为春耕做准备
  本报讯(记者 张改玲 通讯员 王兴)这几日,天气渐暖,虽还未到春耕时节,但甘泉县石门镇许寨村的农民们却忙得不亦乐乎,购买化肥、与甘泉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协商种子的供给量……村民们为即将开始的双青豆播种做着各项准备。
  玉米价格走低农民改种双青豆
  过去,玉米一直是许寨村村民的种植首选,卖玉米的收入也是多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近几年,受诸多因素影响,玉米价格不断下跌,种植玉米带来的收入也锐减。面对粮食种植遇到的瓶颈,村民们迫切想要改变。
  在玉米价格下跌的时候,甘泉县农民种植的另一种粮食作物——双青豆的价格却一路看好。双青豆又名“绿大豆”,色泽青绿、碧如翡翠,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用途广泛,药食兼备。在陕北,由于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生产出的双青豆色泽光亮,颗粒饱满,很受市场欢迎。加之甘泉豆腐、豆腐干久负盛名,县里有很多豆类加工大户需要大量收购双青豆,农民种植双青豆完全不用愁销路。
  双青豆的紧俏市场让许寨村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不少村民开始改种双青豆,村民张明亮便是其中一位。2016年,他抱着试试心态,将自家30亩本来准备种玉米的地改种成双青豆,结果让他喜出望外。
  张明亮说,自己去年种了30亩双青豆,共产出1.2万余斤豆子,他以每斤3.2元的价格卖给了甘泉县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除去2000多元的投入,他还有3.6万多元的收入。前年他种了50亩玉米,光玉米种子、化肥等投入就用去了1.5万元,最后的纯收入只有2500多元。“如此算来,种双青豆要比种玉米的收入强很多。今年,我准备把双青豆的种植面积从30亩扩大到60亩。”双青豆的种植初见成效,尝到甜头的张明亮不仅准备扩大种植面积,还打算带动许寨村的其他村民种双青豆。
  今年,村里不少村民准备改种双青豆,全村种植双青豆的面积有望达到500亩。为了节约成本,村民们又与甘泉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协商,由其提供双青豆种子并收购村民产的豆子。
   双青豆价格平稳 用量需求大
  记者从甘泉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重处了解到,该公司每年仅双青豆用量就在3千吨左右,近几年,随着全县各豆类加工企业的发展,双青豆用量增大,价格基本保持在每斤2.8元到3.2元之间。周重说:“双青豆的价格主要是根据其品质、含水量及豆子的杂质多少决定,去年,我县豆子的品质好,农民对水分和杂质控制得也比较好,所以去年农民交到公司的双青豆,全部都是按每斤3.2元收购,通过对双青豆在全国的价格衡量和比较,今年的双青豆收购价格应该基本会稳定在每斤3元左右。”
  在市场的调节下,双青豆逐渐成了甘泉县农民的“新宠”,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种植玉米,改种双青豆。甘泉县县委、县政府也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降低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豆类产业。
  甘泉县农业局局长樊福旺说:“我们县现在有八千里、婆姨汉、李香香这3个大的豆类加工企业,年需豆类1万吨左右,现有豆子产量远远满足不了这3个企业的需求所以,2017年,我县准备在全县降低1万亩的玉米种植面积,让豆类包括谷子的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同时鼓励企业和农户形成豆类订单农业,如果农户的豆子种植面积能达到300亩以上的,政府还将每亩补助30元,力争发展全县的豆类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