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3日
母亲的花圃
刘霞
  母亲年轻时就喜欢侍弄花草,为此没少挨过姥姥的骂。姥姥认为那是有钱人家女儿才会做的事,对于穷苦人家的女子,有时间去弄那些花花草草,不如多做两双鞋垫卖了补贴家用来得实在。
  父亲那时在新疆当兵,有一年回家探亲,路过母亲家门口,看到满院的姹紫嫣红时,心里不禁一动。于是,第二天便有媒婆上母亲家提亲,第三天父亲就在媒婆的带领下进了母亲家门定亲。定完亲,父亲回了一趟部队,再回家就将母亲娶进了家门。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父亲给我们说起他当年相中母亲的事,还沾沾自喜地说:“我当时连你们母亲的面还没有见,但当我看见她家院子里那一蓬蓬生机勃勃的花时,我就想着这女子一定是个会生活的人,能把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和谐而融洽……”
  事实证明,父亲当年没有看走眼。
  母亲嫁给父亲时,我的爷爷已因意外去世,留下42岁的奶奶一人拖着六个儿子两个女儿,而最小的女儿才三岁多。望着刚人到中年就似沧桑百年的奶奶,和他那几个梯子坎似的兄弟姐妹,19岁的母亲明白:她作为长媳,必须要以长姐的身份快速融入这个大家庭,挑起这个家庭的重任。
  婚后三天,母亲回娘家将能移栽的花花草草用担子挑着运到了父亲家,栽到了父亲家的房前屋后。
  婚后十天,母亲将父亲送到部队,一周之后返回家中,俨然一家之主般,将娘家父兄叫到家中,请求帮忙犁田耙地。父兄皆是耕种好手,三五天翻犁了父亲家中所有的田地。母亲领着家人,在该插秧的地方插秧,在该种菜的地方种菜,甚至把荒了好几年的离家三四公里的坡地上也种上了玉米。忙完了田里地里,母亲从远房表姐那里接来了编藤条椅的活,椅架与藤条由人家供应,母亲只需按要求编织。椅架是用竹子做的,编之前,得用砂纸细细打磨,一对藤椅要编好,最快得七八天,这还是专门只做这一件事的情况下,慢则得二十多天甚至一个月才能编完一对藤椅。母亲的手往往会被竹架、篾片、藤条及划篾刀划拉得血口横生和被刺得千疮百孔,而所得手工费只有六到八块钱。为了多赚点,母亲便没日没夜地编,记得最多的一次,母亲一个月编了四对。
  八月底,母亲从枕头芯中拿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物什,小心翼翼地打开,那是她几个月来编藤椅所攒下来的钱,她一张张地数着,一张张地算着,怎么算怎么数都不够她要安排做的事。接下来的两天,她每天挑着一担稻谷去邻村机坊打出白白的米粒,再挑去县城卖。晚上回到家中,她将30元钱交到二叔手中,20元钱交到三叔手中,嘱咐他们把钱拿好,明天一早去学校报名。那时二叔在县一中上高中,三叔在县一中上初中。等二叔三叔拿着钱去了学校,安心地坐在教室上课时,母亲则带着四叔五叔大姑来到乡镇小学,给他们一一报名。
  弟弟妹妹都上学去了,留在家里的奶奶和母亲商量着多养两头猪,来年卖掉好供二叔与三叔住校的生活费,可却怎么也凑不够买猪崽的钱。奶奶生气地说:“家里没个得力的男人,总不能年年指望你娘家父兄,老二老三那么大了,读的书也够用了,也该是回家干活的时候了,可你倒好,硬要继续供他们上学……”奶奶越说越气,越气越说,母亲也不劝慰她,提了一桶水去院中浇花。奶奶突然就噤了声,说:“你歇着吧,说好院中的花由我浇水的。”母亲依然不接奶奶的话,站在院中,一弯腰,手一扬,一瓢瓢的水珠如优美的弧线、又如一阵阵太阳雨洒落在花丛中,眼见着那些含珠带露的、含羞带笑的,红的愈加娇艳,粉的愈加妩媚,白的温润如玉,黄的贵气逼人,绿的清新悦目……奶奶心中的气便如同饱胀的睡袋瞬间瘪了下去。奶奶好笑地狠狠地跺了跺小脚,转身搬了一把椅子置于院子中央,再泡一壶浓茶置于椅子左侧,想想又去拿出一个针线簸箩置于椅子右侧,然后安然地坐于椅子上,先喝一口浓茶,继而拿起针线簸箩中没有纳完的鞋垫,闻着满院的花香,看小姑姑在花丛中追赶捕捉翩跹的蝴蝶的样子,手上的针线活便有一下没一下地慢了下来,左看右看一阵之后,便大声地叫母亲的乳名,直到母亲应答着从屋里快速出来,奶奶才说:“哦,没事,眼里进了小虫子,你帮我吹吹!”母亲按奶奶的吩咐,轻轻撑开奶奶的眼皮,轻轻吹出一口气,再吹出一口气,奶奶随着母亲的不断吹气,不停地眨着眼睛呵呵地笑着躲闪,说:“行了,不用吹了,把你的顶针给我用一下!”母亲偷偷地笑了,她明白奶奶的意思,奶奶是在找机会跟她和好!
  一次,两次……母亲每每遇到有跟奶奶意见不合时,便起身去院中侍弄她的那些花,而奶奶每在母亲侍弄完后便去院中看花,慢慢地,奶奶不再操心家中的大小事务,母亲只需将她的安排说与奶奶听便好。
  转眼,二叔大学毕业了,想带女朋友回家,但又怕家中的简陋吓跑了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女友,可如果不带回家见家长就那么拖着也不是个事,于是跟母亲商量。母亲知道,依家中现有的经济状况,想要做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于是,她请了几个匠人,将家中的两间偏厦隔成了四间,再将里里外外墙壁粉刷一新,然后从院中剪了几束花插放在屋中,又移栽了几盆绿植放在屋角,等到二叔带着女友进家门时,看着亮堂堂的屋子露出的青翠与娇艳,怎么看都觉得比她那在城中的闺房小屋还要雅致。不用说,二叔的女友很快成了我的二婶。有了这次经验,接下来的三叔四叔五叔大姑小姑,母亲一一如法炮制,用她所种的花草为他们创造着温馨,制造着浪漫……结果,我所有的叔叔及大姑小姑都找到了非常好的另一半,留在了城市生活。
  父亲从部队转业后,我们全家也搬到了城市,母亲不得已离开了她那房前屋后种满了鲜花的地方,搬进了高楼。虽然,母亲也在阳台上种满了花草,但每次家庭聚会时,叔叔姑姑对于母亲曾经的花圃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反而对我家阳台的花草好像视而不见。也是,生活在城市中久了,早已见惯了每家每户的盆景,而且城市花园中那大片大片的花海也是随处可见,但母亲的花圃在他们心中却永远是最美和无法忘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