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187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体味到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9岁时,父兄因愤于不识字受欺压,凑钱让他读私塾。他读了六年书,又因无钱辍学在家,曾跟随一个和尚学习禅宗。1934年,他随军长征。一路上,他拄着一根竹杖,扛着防身用的红缨枪,和大家一同行军,瞿秋白在告别时换给他一匹好马,他却总是让给伤病员骑。据统计,长征二万五千里,徐老骑马不过两千里,人称“徐老徐老真是好,不骑马儿跟马跑”。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为他庆祝60岁寿辰。毛泽东写信致贺,称徐老“今后还将是我的先生”。
抗战爆发后,徐特立先后到国民党统治区做中共代表,1940年回延安任自然科学院院长,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中央委员。此时,他老当益壮,年近七十还参加了延安青年体育运动会的游泳比赛。他曾以八路军驻湘代表身份从延安返回长沙,一时城内轰动,每日前来拜访探望者数以百计,其中不少是亲朋故旧。徐特立热情地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终日长谈,不过为节省办公经费,只招待茶水而从不请人吃饭。两年后他离开长沙时,据统计,只是会见法国记者时请过一顿便饭,共花了5块钱招待费。当时,长沙城内国民党高官衣装笔挺,出入乘车。徐特立却终日穿着八路军粗布军装,撑一把雨伞,徒步在城中奔走,不识者多以为是军中老伙夫。
一次,省主席张治中约谈,徐特立走到省政府门口,门卫拦住说:“今天张主席会见八路军代表,别人免进。”徐特立称自己便是,门卫打量了一番,全然不信,竟把他轰走,张治中久等不至,派人再去八路军办事处相请,得知原委后,对比国共两党作风,对共产党更为钦佩。
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也是延安精神的基石。虽然当时斗争环境异常艰苦,物质条件极为困难,但延安军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铸就了艰苦奋斗的丰碑。依靠艰苦奋斗,我们党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