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2017年中国十大案件(上)
聂树斌案、于欢案在列
  1.聂树斌案
  案件回顾:1995年,河北省鹿泉县人聂树斌因故意杀人、强奸妇女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年4月27日被执行死刑。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2015年,聂树斌案复查期限先后延期四次,至2016年6月。复查后因不能认定聂树斌杀人强奸,2016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2017年3月30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告,该院已对聂树斌家属聂学生、张焕枝申请国家赔偿案作出赔偿决定,赔偿金额共计268万余元。案件评述:
  这是一次迟来的正义,正义虽然迟到了,但终究没有缺席。回首过去的二十多年,无论如何,聂树斌案都是中国司法必须要跨过去的一道槛,它遮不住、压不下,始终就在那里,以一种冷峻的姿态拷问着司法的正义与法治的精神。
  2.孙氏三兄弟案
  案件回顾:2013年,孙氏三兄弟孙宝东、孙宝国、孙宝民以故意杀人罪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多项罪名终审获刑,其他同案犯也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2017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再审后当庭宣判,被告人孙宝国、孙宝东的“故意杀人罪”“组织领导和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多项原审判决当庭撤销。16名被告人中有9人被改判无罪,而其他7名被告人的实际服刑期限也均已超过了此次改判的刑期。正在服刑的孙宝国、孙宝东等4名被告人被依法当庭释放。
  案件评述:
  本案案情复杂,牵扯多地办案机关和新旧法律适用,最高法巡回法庭再审本案,最高检检察员出庭,保证了判决的权威、公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机关责任重大,也一直在努力。
  3.于欢案
  案件回顾:2016年4月14日,于欢因母亲苏银霞遭到吴学占等一行人采取侮辱性措施催债,一怒之下持尖刀捅向四人,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中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于欢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原告和被告均不服一审判决,分别提出上诉。2017年5月27日,该案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于欢属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有期徒刑5年。
  案件评述:
  把案件放在聚光灯下,不是坏事,在舆论面前,只有事实和法律才是司法工作者的“定海神针”,尊重事实也是媒体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和追求。于欢案二审判决不仅让法律有了温度,最重要的是,让网络上相关报道的一些失实事实、情节在二审庭审以及判决书中都得以澄清。
  4.无证收购玉米案
  案件回顾: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农民王力军在没有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及工商营业执照情况下买卖玉米,被当地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一审获刑后,王力军并未上诉,但本案引发舆论关注,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本案。2017年2月17日,巴彦淖尔市中院再审后认为,王力军的行为违反当时的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有关规定,但尚未达到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危害程度,不构成非法经营罪,改判王力军无罪。
  案件评述:
  王力军买卖玉米,在农民和粮库之间架起一个桥梁,不仅无害,反而有益于社会。无罪判决,是他应得的公正。最高法指令再审,是司法为民理念下的主动作为。
  5.甘肃白银案
  案件回顾:
  1988年至2002年,犯罪嫌疑人在甘肃省白银市及内蒙古包头市连续强奸残杀女性11人,作案跨度14年,侦破跨度28年,被称为“世纪悬案”。2016年8月,随着52岁的犯罪嫌疑人高某落网,白银“8·05”系列强奸杀人案告破。2017年7月18日,在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进行不公开开庭审理。该案被告人高承勇涉嫌故意杀人、强奸、抢劫、侮辱尸体四项罪名。
  案件评述: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果不是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会有多少恶魔逍遥法外?又会有多少看似普通的人隐藏着见不得光的罪恶终其一生?再复杂的大案也一定会有侦破的一天,正义也许会迟到,但它从来不缺席!(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