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我的孩子为什么患先天性心脏病?
  40岁的张女士分娩第二胎,儿子被检查出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无法治疗,这一晴天霹雳给刘女士的打击不小,她认为怀孕第一胎没做正规产前检查孩子健康活泼,第二胎也应该没什么问题,她对自己在妊娠期间没做正规检查后悔莫及。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记者采访了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延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二病区主任王慧玲。她说,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一种出生缺陷,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占我国出生缺陷的8%—12%,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原因很多,遗传因素占10%,环境因素占90%,如妊娠时服用药物、感染病毒、环境污染、射线辐射等都会使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另外高龄、营养不良,患有糖尿病,慢性缺氧、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也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原因既然如此复杂。如何避免出现出生缺陷呢?
  王慧玲说,产前检查是发现先心病的重要手段,如围妊娠期的药物干预及在胎儿期进行先心病的筛查(如孕早期口服叶酸,降低先心病发生风险)。在怀孕早期(11-13周)通过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三尖瓣的血流、心脏的结构就能筛查出一些严重的心脏畸形。在怀孕中期(18-23周)通过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大多数能明确心脏结构是否正常,对于可治性较强的先心病,胎儿出生后积极诊治。对严重的、无法彻底矫治的先心病及时终止妊娠。对于高危人群更应重视产前检查,这些人群包括:35岁以上的孕妇;有反复流产史的孕妇;曾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夫妇一方患有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或已生过病儿的孕妇;胎儿发育迟缓的孕妇等。在产前检查中,仅通过常规的产前超声检查并不能确诊先心病,必须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才能早期发现。张女士的遭遇让人感到非常惋惜,同时也为准妈妈们敲醒警钟,科学孕育,适龄孕育,预防在先,规范检查,远离出生缺陷,实现优生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