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国人传统的观念里,清明节就是要扶老携幼,熙熙攘攘地去墓地凭吊,以“尽思时之敬”。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随之改变,过去倾城出郊、四野如市的场景越来越难见到——当年轻人加入“队伍”,传统的清明祭祀习俗已开始通过网络虚拟的环境来呈现和表达。
但针对这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中国传统习俗,简单地赋予“互联网+”的方式被改变,是创新还是忘本?有人表示诧异和反对,有人则推崇和倡导,而我们,试图呈现出这种“新貌”。
网络祭祀“编年史”
没有无缘无故的“变”!
互联网化的清明活动,又被称为网络祭祀,在国内源起于2000年。彼时,第一家网络祭祀网站——网同纪念网上线。
其创始人说,这个想法源于一个“生命不朽”的设想:“如果一个人能够一直被人们记忆,那么他的生命就得到了延续。而互联网的永续性和跨越时空正好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当时在大众市场中,网络祭祀并未被普遍接受。
不过后来接连发生了张国荣事件、汶川地震等,让更多的人开始认识并使用这种方式对公众人物和事件表达追思。
此后,鉴于网上祭祀环保等优点,国家也开始号召大众采用这种祭祀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相关平台开始大规模出现,到2003年,此类网站平台已经达到了300多家。而且,此时,以收取建馆费和管理费为主要收入的盈利模式的“网同纪念网”,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
2006年左右,国家民政部门正式发文倡导这种模式,随之各省的殡葬服务中心也相继推出这种服务,发展到2010年,这样的网站平台已经达到了1000家。而这一年,清明文化门户网站“中国清明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授牌成立。
如今,网络祭祀平台大大小小数量几乎达到了上万。这些平台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手机上,方便了人们随时随地思念已逝亲人。从科学的角度看,它不悖于传统思亲方式,只是传统思亲方式的继承与延伸。
鼠标下的“哀思”
@一颗糖:我觉得扫墓还是自己亲自到墓前的好……除了对祖先的祭奠,亲戚也会从各个地方赶回来一起祭祖,感觉很团结呀,祖先看到也应该很开心吧。
@ZBN:祭拜祖先虽然是精神上的寄托,但网络祭奠总归太过于平淡。个人认为还是根据情况而定,条件允许的,最好还是亲自到坟前祭祀。
@小羊上山:上坟扫墓抱怨交通拥挤和不低碳,那出去旅游怎么就不说拥挤了?还是心不够诚吧。@深圳特区报:传统祭奠方式已传承数千年,对各种祭奠的新形式,公众有一个接受、适应的过程。缅怀先祖,慎终追远,重在心意。无心的话,什么形式都只是形式而已。网络祭奠适合因各种现实条件所限而无法亲自到先人墓前祭扫的人,而网络祭奠也待规范。
对网络祭祀的看法,大众各执一词。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表示这个形式符合社会节奏:“祭奠先人关键的是心情、是孝心,不必拘泥于祭奠形式,在现在这个讲求效率、速度的社会中,很多人是没有条件返回家乡祭奠的,所以网络灵堂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简单方便的平台。”
但还是有一部分人表示很难理解,能付诸实际行动的也较少。去年清明节,南都联合大粤网进行了一番调查,显示有接近50%的人支持网上祭祀或鲜花祭祀。但在实际的清明节中,却有超过八成网友选用的是放鞭炮、烧纸钱等传统祭祀方式,不能身体力行是很多人不支持这种方式的主要原因。在许多人看来,清明扫墓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主要是通过扫墓来达到怀念先祖的目的,一般祭奠都需要亲人到达现场,而如果花钱请人代为扫墓或者在网上点两下鼠标聊表思念,则流于形式,完全丧失了祭扫的意义。
这是一种对于“仪式感”的追求。显然,即使到了互联网发展环境相对成熟的今天,网上祭祀仍旧被看作是一个新事物。即使年轻人认为这种行为环保、便捷,但要挑战数千年历史传承的传统祭祀方式,显然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止步于模式创新远不够
目前出现的“网络祭祀”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纯平台类——常见的网络祭祀平台都是围绕网上建馆,扩展到族谱、宗祠、园区与纪念馆的聚合模式。相比较此前,更多的是在服务类型上进行扩充。
二是实体扩张类——一些实体公墓,也会通过官网开设网上陵园纪念区,提供网络祭祀的服务,比如北京的八达岭陵园、万佛华侨陵园。
三是“互联网+”类——如3D网络祭扫、二维码祭扫等更为方便快捷、场景化的形式;面向远离家乡工作的人请人代扫O2O模式等。
不过,在主流趋势上,目前一般化的网络祭祀扎堆,而那些新颖的模式,还谈不上成熟,甚至没有获得根本性的创新性发展——本质没有改变,又追不上传统的“质感”,自然不被“买单”。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产业和很多新生产业一样,并没有获得良性发展。
一方面,就是这些网站绝大多数没有监管措施和收费标准,导致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大众的感情牟取暴利。
据了解,祭祀网站只有少数是公益性质的,大部分还是公司化运作,以盈利为目的。这些网上虚拟墓地价格并不便宜,一般的也要几百,贵的则上千,甚至上万,而且很多网上墓园会通过分等级来刺激网民消费。再加上,每次祭祀用的鲜花、蜡烛等虚拟祭品也要交钱,一次网上祭祀基本得花费几百元。整个祭祀流程有时要比现实祭祀的花费高很多。另外,多数网上公墓基本都需要按年续维护费,否则就会被清,网民最初看中的网络可以存储信息的优点,其实也是要付出很大的金钱代价的。
而互联网模式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在于对用户时间、经历以及资源的最大优化,如果所谓的网络祭祀不可避免地沾染了浓厚的铜臭气,很难不让人质疑。看似便捷、环保的追思方式,是不是已沦为了商人圈钱的工具?
另一方面,缺乏行业规范,用户体验大打折扣,失去了与传统模式竞争的先机。
持反对意见的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网络的随意性让清明这样具有复杂文化含义和象征性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这也是问题的节点所在。
虚拟的符号、网络化的行为,本身会让大众的情感表达没有真实感。而良莠不齐,没有标准化制约和管理的网站,更是让网络祭祀陷入了困境。甚至有人会在这些平台进行恶作剧,给他人身心带来严重的伤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节日强调的是场景和氛围,然而互联网正在破坏这种庄严。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或许,千百年前,孔夫子早就给出了一个答案!
总之,在当下这个社会,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如何取得和谐统一,至今没有一个合理的观点。当然,也不可因此否定这一产业。随着互联网一代的成长,未来这个行业必然会取得良好的发展态势。而除了要得到市民普遍的认可,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以及提倡、引导也不可或缺。“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清明快到了,或许,若干年以后,我们或者我们的后辈们,就再也见不到这样的场景了。(文章转自“百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