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博 本报记者 方大燕
陕北的四月,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记者驱车来到永坪镇贺家崖村时看到,干净整洁的水泥硬化路,一排排崭新的窑洞,标准化的养牛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呈现在眼前。
“以前种地、外出打工过了很多苦日子。现在党的政策好啊,住进了新窑洞,建起了养牛场,让我摆脱了贫困,日子更有奔头了。”贺彦兵一边给肥牛添料,一边满怀信心地向记者吐露心声。他在这个村子已生活了三十多年,从父辈起便开始养牛,不同的是,以前他是贫困户,现在已被评为脱贫之星。
刚开始,由于养牛缺乏技术指导,贺彦兵家生活一度陷入困境,2015年,他被确定为贫困户。随后,在小额贴息贷款等惠民政策的支持下,在帮扶干部的指导帮助下,他走上了科学养牛的脱贫之路。
2016年,贺彦兵申请了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用来扩大养牛规模。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为他联系到技术员进行指导,并带他外出学习经验。经过多次培训学习,贺彦兵的养殖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经验也变得更丰富了。
“我原来养的是传统的黄牛,通过外出学习后改变了养牛观念,现在换成了西蒙塔尔牛,品种一换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了,和之前相比,每头牛能增加4000元收入。”贺彦斌高兴地说。资金够,干劲足,在不断地摸索中,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努力学习技术和精心的管理,2016年底,贺彦兵从最初的2头牛发展到现在的20头,另外还养了50多只鸡,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贺彦兵是我们镇上、县上的脱贫之星,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小康生活也不远了。”贺家崖村第一书记高英豪说。尝到甜头的他不仅希望自己的养牛产业能更加规模化、现代化,也希望村里的人能和他一样通过发展产业,过上更好的生活。“我现在一年有固定收入三万多元,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下一步我想继续扩大养牛规模,让村里其他人也到我这学习养牛经验,走上致富路。”对于贺彦兵来说,他既感恩现在的好政策,也为自己能够用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