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洛川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以实现整体脱贫为目标,始终把苹果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动员全县各级力量,合力攻坚,确保今年如期完成剩余45个贫困村退出和1330户4606人脱贫任务,坚决打赢打好全县整体脱贫攻坚战。
抓产业,夯实群众脱贫致富根基。一是大力发展果畜产业。围绕苹果主导产业,今年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400万元,帮助贫困户新建果园782亩,改造老果园670亩,培训贫困劳动力5000人次,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按照“果畜结合、绿色发展”的思路,扶持贫困户发展生猪和羊子养殖。目前,全县贫困户生猪养殖量达到1.2万头,羊子饲养量6700多只。同时,对产业效益差、生产发展滞后的洛河峡谷地带群众,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羊子养殖和牧草种植,引进企业兴建养殖场、有机肥厂,通过治沟造地、旧村还田、流转土地等多种手段,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多渠道增收,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难题。二是积极推进产业融合。紧紧围绕苹果产业后整理,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等方式,将贫困户嵌入到全产业链中增加收入。积极推行“互联网+洛川苹果”模式,帮助483名贫困群众参与电子商务,人均年可增收1.1万元。推行“企业+贫困户”扶贫模式,32家龙头企业(合作社)联合成立精准扶贫联盟,与贫困户建立技术、施肥、用药、管理、营销“五统一”生产联合机制,形成物资供应、农机具共用、营销分红“三共享”利益联结机制,带动810户贫困户户均降成本1500元,增收1800元。三是创新企业带动扶贫模式。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发挥财政扶贫资金撬动效应,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在全县选择经营能力强和具有社会责任的富百果业公司等3家企业,注入财政扶贫资金250万元,折股量化给4个乡镇的250户贫困户作为入股金,实施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建立起了企业发展、贫困户受益、互惠共赢的扶贫机制。参与试点的贫困户户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走出了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民的“资产收益型”扶贫新路子。
抓基础,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以“水、电、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三提升”工程,切实加快贫困村面貌改善。投资2.1亿元,新修改造50个通村通组道路168公里,9月底前实现全县73个贫困村组组通柏油(水泥)路。投资83.22万元,实施34个村557户龙头入户,7月底前实现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全覆盖。投资500万元,在实现全县73个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的基础上,对5个贫困村实施了供电设施深度改造,切实保障群众用电需求。二是扎实推进“两房”建设。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十三五”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点11个,建成房屋1571套,分房交钥匙1065户。今年继续加快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6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实施搬迁316户1171人,9月底前全部入住。在危房改造工作中,对全县所有农村住房逐一进行排查,因户施策实施维修或重建。2018年共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77户、卫生厕所改造699户。截至目前,危房改造竣工347户,卫生厕所已全部配建到位,6月底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实现全县农村危房“清零”目标和2017年、2018年脱贫退出危房改造户卫生厕所全覆盖。
抓动力,持续增强脱贫致富信心。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多措并举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利用农民夜校、村文化室等阵地,深入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开展移风易俗、破旧立新等教育活动,让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县乡村各级党组织普遍开展了“党旗映红洛川塬”广场党建文化活动,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12次,举办各类培训296场,制定各项激励措施166条,指导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1636户,开展脱贫攻坚相关文化活动57次,颁发脱贫光荣证886个。全县196个村成立了“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开展活动1311场次。全县73个贫困村实现了“爱心超市”全覆盖,并全部投入运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信心和能力显著增强,扶贫成效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