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洛川苹果,从创举到奇迹
通讯员 樊小龙 李涌 杨帆
    ●苹果喜获丰收后,果农喜笑颜开(资料照片)    通讯员 武帅 摄
  编者按
   1978年至2018年,这是属于全体中国人激昂奋进的改革开放新时代。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40年改天换地。改革开放40年来,地处我市南部的洛川县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洛川人以革命老区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诠释了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的改革精神。为了展示这个在全国产业发展中具有“样本”意义的农业县的改革发展,本报特刊发“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嬗变洛川”系列报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改革之路,展望美好未来!
  初秋时节,50万亩苹果装扮下的洛川大塬,绿得葱郁,红得飘香。田间地头,果农们正忙着疏枝、除草,为早熟苹果上市做最后的准备,喜悦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回想起40年前的生活,洛川县旧县镇洛阳村支部书记冯建海深有感触:“以前种过粮食,种过烤烟,苦受扎了,汗流尽了,一年到头就只能解决个温饱问题。那时候,农民哪敢想象今天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啊……”
  冯建海所在的洛阳村,有1820亩果园,其中1100亩是国家级标准园。村里的苹果先后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专供苹果,还有一部分果园被世界500强企业认领,2017年洛阳村人均纯收入1.6万元。
  如今,洛阳村是有名的“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完善,群众坐在家里用手机一点,便能尽晓世间动态、品尝各地风味,日子过得美滋滋的。村民也争气,村里走出了像世青赛短跑冠军冯璐璐等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
  洛阳村的变化,其实就是改革开放40年来洛川县广大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
   果进粮退,一朝定下万世功
  洛川县是著名的“苹果之乡”。在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之前,洛川是“陕北的米粮之仓”,以粮食种植为主。
  1947年,洛川引进苹果种植后,被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称为“黄土高原上的创举”。但直到1974年在国家“三部一社”组织的全国苹果品评会上,洛川苹果以绝对优势全面压倒美国蛇果后,洛川这块土地才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重新审视,并最终被认定为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核心地带。改革开放后,看着外面日新月异的世界,洛川人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的现状。他们不仅要吃饱、穿好,而且要致富,要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1985年,洛川仅有3.6万亩苹果。洛川县委、县政府经过大范围考察调研,形成“苹果是洛川最具优势的产业”“想要兴县富民,实现温饱型向富裕型转变,必须把发展苹果产业当作振兴洛川经济的突破口和支柱产业来抓”的共识,并首次作出了《关于把洛川县建设成为苹果商品生产基地重点县的决定》,制定了《洛川县1986-1995年苹果生产发展规划》,提出完善果园承包管理,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以户办家庭果园为主,大力发展苹果生产,到1995年底建成15万亩苹果商品生产基地的目标,人均达到1.2亩。
  苹果生产大会战的号角在洛川吹响,响彻了整个大塬,并持续嘹亮了30多年!在这30多年里,洛川县紧抓苹果不放松,先后经过技术推广、产业开发、品牌建设和现在的转型升级等阶段,洛川苹果在种植规模、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地位等均得到了质的飞跃。
  如今,洛川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达50余万亩,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苹果总产量89.5万吨,鲜果总收入45亿元,农民收入95%以上来自苹果,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多年保持在万元以上。依靠苹果,洛川60%的农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12%的农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76%的农户拥有小汽车……
  转型升级 破解产业“天花板”
  洛川县是典型的“一县一业”经济,全县60多万亩耕地,苹果种植就达50多万亩。面对这单一产业,许多专家学者指出洛川已经触摸到了产业“天花板”。
  近几届县委、县政府班子面对“天花板”学说,明确提出了“洛川苹果要走转型升级之路,向提升苹果质量要效益,在流通环节实现增收”,并科学地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努力实现洛川苹果百亿元产业目标。
  “在洛川,不能有‘前人栽树,后世乘凉’的思想,继任者必须在前面奠定的基础上,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不断将苹果产业做大做强。”洛川县委书记王明智说。
  于是,该县实施了“515”工程;制订了洛川苹果后整理暨产业转型升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个农产品地方标准——《延安·洛川苹果标准综合体》,实现了苹果生产、储存、加工、销售、流通等每个环节都有“标”可依;建成了4.0智能选果线;组建了洛川苹果中高端市场营销企业联盟,成立苹果文化研究会;50万亩洛川苹果成为全国唯一整县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苹果)原材料生产认证基地;洛川苹果品牌估价达69.2亿元;洛川苹果在全国32个城市建立了直销窗口,出口增加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连续6年保持在万元以上,且持续增加。
  同时,洛川县依托苹果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扶贫之路,使得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3.1%下降到3.4%。2017年6月,全国农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经验交流会在洛川县召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对洛川县“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抓苹果产业”的脱贫致富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站立潮头 引领中国苹果产业发展
  洛川苹果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中国苹果的“王者”,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大奖180余个,取得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30多项重大冠名权,7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和政要……不仅成为陕西苹果的“代表符号”,更是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2011年,国家农业部将全国唯一的苹果原产地批发市场确定在洛川建设,着力将洛川打造成为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航母”。同时,将洛川确定为行业最高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每年都能吸引国内外苹果主产区、主销区的数千家果品企业、学者专家及近10万群众参加。2016年,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苹果产业体系目标,国家农业部又在洛川县启动了“洛川国家苹果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探索我国苹果产业发展方向。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象出艰辛。改革开放40年,是洛川苹果飞速发展的时期,更是洛川果农从温饱向富裕跨越的时期。如今,洛川大塬上苹果飘香,车水马龙;塬下的洛河峡谷川道里,瓜果梨桃蘑菇红苕,处处都是一番丰收景象,一个“果业强、果乡美、果农富”的新洛川正一步一步在古老的大塬上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