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黄龙县“致富牛”让群众“牛”起来
  本报讯(通讯员 刘杨阳 王海超 记者 常青)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黄龙县崾崄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把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作为统筹乡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实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营,以产业支撑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崾崄乡山地广,牧草丰富,气候适宜,且作为饲料的农作物秸秆繁多,为发展养牛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乡党委、政府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坚持把发展养牛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
  “我家的70多头牛就是家里的‘宝贝疙瘩’‘钱袋子’,现在家里所有的开销都是靠养牛卖牛支撑,前段时间1头母牛就卖了8000元呢,以前打零工从来不敢想赚这么多钱。”崾崄村的养牛户陈孝坤自豪地说道。
  “过去养牛是为了农耕生产,现在养牛是为了让牛产崽,卖个好价钱。”家住伍姓村的养殖大户丁青海作为一名党员总是毫无保留地将养殖经验传授给前来取经的群众,“现在我养牛更讲究科学方法,怎样养出的牛个头大、长得快、卖价高我就怎么养。”
  长期以来,崾崄乡从改变传统牛饲养观念、提升养殖水平入手,积极对接县畜牧局开展饲养管理、品种改良、疫情监测防御、粪污及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养牛实用技术培训,2018年累计举办养牛技术培训6次,参训群众300余人次。同时,乡畜牧站、村级兽医定期对全乡畜牧产业进行全面检测,做好防疫工作。
  为了探索养牛新模式,崾崄乡紧紧围绕抓养牛产业覆盖率和养殖达标率两项关键指标,依托产业扶持政策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当地养牛基础优势,并通过强化宣传引导、技术指导、防疫监督等工作举措,大力推行“秸秆饲料化、品种优良化、数量规模化、粪污资源化、养殖效益化”的养牛模式,不断提升农户养殖效益。目前,全乡牛存栏1310头,出栏7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