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13日
以表现换积分 以积分换物品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安塞模式”
  本报记者 王爱荣 通讯员 刘娜 吉金库
  “‘爱心超市’的物品种类真是丰富,米面粮油、锅碗瓢盆等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攒够积分就可以随便兑换。”金明街道办中咀峁村贫困户白启珍手里拎着刚兑换来的水壶、酱油高兴地说。
  为了让“爱心超市”办活、办好,全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安塞区全面推行“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积分制度。只要群众通过积极参与产业发展、熟悉掌握扶贫政策、争先评优树模范、参与改善人居环境等活动,就可以获取相应的积分兑换物品。
  近年来,安塞区以客都扶贫“爱心超市”为基础,建设了扶贫技能培训基地,将扶贫与扶志、扶智和扶技相结合,发挥超市管理、经营、服务等人力资源优势,开展脱贫技能培训;建设扶贫产业孵化基地,发挥超市的商品供应、物流仓储、品牌效应等营销优势,辐射带动贫困户开办经营小超市,形成了“以大带小”的局面;在就业方面,各个扶贫“爱心超市”优先招聘贫困群众,既解决部分困难群众就业难题,又充分发挥了社会企业扶贫作用,推动安塞区“社会大扶贫”格局形成。
  目前,安塞区客都超市搭建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爱心平台积极带动各领域、各方面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队伍中来,目前通过扶贫“爱心超市”这一平台,累计收到社会各界价值5万多元的物资捐助,现已全部发放给贫困户。
  脱贫攻坚工作既要“点上开花”,更要“面上覆盖”。
  在金明街道办中咀峁村党支部“爱心超市”货架上,摆满了大米、水壶、洗衣粉、毛巾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每件物品都标有相应的积分标准。
  据村民常小红讲述,自从成立了“爱心超市”,她兑换了很多日常生活用品,给家里节省了一笔开支,这个月她家已经积攒了100多分了。
  “每月一次的积分兑换活动,村民们都特别积极。逐渐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足了,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在积分制度的推动下还形成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村子更有凝聚力了。”说起“爱心超市”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变化,金明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刘毅感慨道。
  依据《安塞区脱贫攻坚爱心超市建设方案》,按照先试点、后推进、再全面覆盖的步骤,坚持“公益属性、因地制宜、持续发展”原则,逐步建设扶贫“爱心超市”的要求,安塞区55个贫困村均已建成扶贫“爱心超市”,并正常投入运行。
  如今,全区广大群众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活动、自主发展产业等活动中表现积极,用自己的双手积攒积分,各村群众学习扶贫政策、参与志愿服务、主动劳动致富也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