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开心地采摘苹果 现在已进入冬季,安塞区白坪街道办大西洼村的果农宋光卫仍然忙得脚不沾地。进入他的果园时,看到已装箱的苹果整齐地摆在地上,已为马上到果园收购的果商做好了准备工作。
“这段时间特别忙,正是卖苹果的高峰期,我家的都快卖完了,一年收入主要就靠这段时间。今年市场行情也很好,25亩果园预计能卖14万元左右。”据宋光卫介绍,他种苹果树近20年了,他的苹果既好看又好吃,常常供不应求。
据悉,近年来大西洼村在区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以高标准、严要求、精管理的工作思路发展山地苹果。
自建园以来,区果业局专家进行了6次现场果园管理技术培训,受益果农共94人。在培训过程中,区果业局以街道果树站为依托,将果园管理作为重点来抓,严格按照果树生长规律分季节培训果农,通过对果树修剪、补栽、覆膜、施肥、抹芽、拉枝、病虫害防治等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使幼园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全村果业提质增效、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引导果农快速行动、抢抓农时,制定果树管理的具体措施;动员村干部、驻村干部随时跟进果树管理进度,协调解决好果农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果农管理果树的积极性。驻村干部积极带领、果业站技术人员认真指导,使果园从根源上得到了精细化管理。
现在,大西洼村72户人家,家家都种苹果,而且都像宋光卫一样有着一份稳定收入,良好的苹果品质也使他们从来不愁销路。
“村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苹果,我们村的村民基本都靠苹果脱贫致富了。如今,苹果树成了我们的‘摇钱树’。”大西洼村党支部书记鲁国清喜形于色地说道。
“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对农民和贫困户倾斜力度很大,再加上山地苹果市场前景好、收益高,是致富的好产业,我也种了10亩,马上就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了。”大西洼村贫困户宋光治激动地说。
安塞山地苹果起自上世纪70年代,从2006年开始每年种植面积以3万亩到5万亩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区苹果栽植面积40万亩,年产量17万吨,产值6.5亿元,果农人均苹果收入近7400元,已成为安塞区主导产业之一。2012年,安塞山地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安塞区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最美果乡”称号;2017年,安塞区开始狠抓苹果品牌营销、精深加工、市场开发等后整理工作,为安塞苹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