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范筱霞 本报记者 王爱荣
·引言·
李玲玲是一名扎根基层的女干部,她用美好的青春韶华和对基层工作的无比热忱,兢兢业业在甘泉县下寺湾镇辛勤耕耘十余年,为下寺湾镇的脱贫攻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如“向阳花”般乐观的态度、坚韧的性格浸润着百姓心田,更用果敢的谋划、精心的帮扶为下寺湾镇带来许多新的变化。
在李玲玲的带领下,下寺湾镇产业兴旺了、家园宜居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全镇由原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607户1603人,退出到现在的在册贫困户26户36人。
勤学苦干扎好根 “陈大爷早饭吃过没?”“吴娘娘,病咋样了呢?”……3月17日上午,李玲玲提着公文包去往下寺湾村委会的办公室,一路上她亲切地和过往村民打招呼。
1986年出生在甘泉县的李玲玲,2009年大学毕业后参加陕西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招聘考试分配到劳山乡政府工作,2016年6月被组织任命为下寺湾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2017年6月起兼任下寺湾镇扶贫社主任。
下寺湾镇辖9个行政村1个农村社区,总人口3125户12607人,有张家沟村、下寺湾村等7个贫困村,村情复杂、贫困发生率高。
自担任扶贫社主任以来,李玲玲始终牢记“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她知道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一项“政治活”,还是一项“业务活”,贵在“精准”。
为了实现“精准”,她认真研读了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知识政策,遇到不清楚的地方,经常向县扶贫局同志请教,在很短的时间内,她就将各项扶贫政策吃透。同时,她不仅自己学习,还带动单位其他同志加强学习,经常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学习政策、讨论工作、交流经验,提高扶贫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李玲玲将惠民政策“吃准”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工作落实的“精准”。
她白天到村里调查走访,晚上回到办公室组织大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认真核实,忙到午夜12点是常事。同时,她与村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多方调研考察、入户走访,了解村里的具体情况。担任扶贫主任的两年多时间,她带领各村“两委”班子、驻村干部狠抓党建强队伍,凝聚人心,甩掉了贫困村部分“软弱涣散”的帽子。
就这样,她用勤学苦干、扎实认真践行着自己履职的初衷,用她自己的话说:“既然选择了基层,就要坚守住那份担当。”
精准“滴灌”促脱贫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在搞好全镇扶贫工作的同时,自己联系的贫困户也是她最放心不下的人。
田家沟村的边光明家有种植大棚产业,2017年4月份镇政府决定对田家沟旧大棚进行改建,其中就有边光明的1棚。
新大棚建成,需要资金投入,李玲玲几次奔走协调银行信贷员帮助边光明申请到5万元贴息小额扶贫贷款,还经常邀请技术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努力帮助他做好销售管理,边光明家的大棚产业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了。
如今,边光明一家已经成功脱贫。这两年,全镇的贫困户只要发展产业资金不够,李玲玲都积极上门协调,在她的帮扶下,已经为全镇的169户贫困户申请了660.76万元的无息贷款,让他们发展起了自己的产业。
精准帮扶更需要精准“滴灌”。2018年计划脱贫户王静也是李玲玲联系的对象,今年18岁的王静在西安利君医药技工学校上中职3年级,母亲因病去世,父亲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她因学致贫。作为帮扶干部,李玲玲为王静协调落实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等各项扶贫政策,并从精神上、学习上给予大力支持,让她甩掉思想包袱,专心完成学业。
与此同时,面对有劳动能力又发展不了产业的43名贫困人口,李玲玲为他们联系了公益性岗位就业,每人每个月600元的工资。
“我的娃娃现在终于能和人正常沟通了,这得感谢李主任。”贺家湾村老陈高兴地说。
经了解,1999年出生的陈波,因为母亲是精神病患者,他从小就有自闭症,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门,不和任何人交流。李玲玲了解情况后,把他安排在了贺家湾行政村委会公益性岗位,负责打扫卫生,还带动大家积极主动和他沟通,经过一年多的磨炼,现在陈波遇到熟人,也会主动上前打招呼,这样的改变让他的家人惊喜不已。
欲行远者必先修其近,欲登高者必先修其低。李玲玲就这样扎扎实实从每一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意愿着手,引导全镇贫困户发展奶山羊、食用菌、棚栽业、中蜂养殖、山地苹果等产业,形成了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同时以“甘泉大峡谷”开发为契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旅游+扶贫”模式,动员有劳动能力的100多户贫困户发展集生态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年来,李玲玲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然而面对这些成绩,李玲玲却谦虚地说:“这些成绩和荣誉是大家共同取得的,扶贫工作的任务还很艰巨,还需要我们每位奋斗在扶贫一线的‘战士’继续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实现全面小康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