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曹伯植:抢救盲艺人最后的时光
本报记者 班姣
    ●曹伯植和盲艺人在一起
  硷畔前,窑洞里,土坑上,油灯下,他们从容地微笑着,吸一袋老旱烟,喝一缸浓茶,长满老茧的手转轴拨弦两三声,一声嘶吼,一声悲叹,老三弦嘈嘈切切。英雄的悲、爱情的喜、人生的苦、历史的重,都化作一部荡气回肠的命运交响乐,在陕北大地上纵横捭阖,围观者为之动容。
  他们是陕北一个特殊的群体:身背乐器走村串户,互相牵引搀扶着,行走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他们就是陕北说书盲艺人。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他们曾是一代人心目中的“文化人”,有才华,吃“皇粮”,被尊称为“书匠”。民间传说书匠是古代王子的化身,不可被冒犯,不能被歧视,即使祭祀神灵也无需下跪。
  然而许多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陕北说书逐渐市场化,明眼艺人纷纷登上说书舞台,盲人书匠这个群体慢慢地边缘化、草根化、底层化,昔日“贵族”逐渐没落,当年的盲人书匠们,有的已经不在人世了;有的多年不登台,书词忘得差不多了,无法重操旧业……随着最后一位曲项琵琶艺人张成祥的离世,陕北书匠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渐行渐远的记忆……
  曹伯植,陕北的一个文化学者,多年从事陕北说书研究。他深感盲人书匠说唱技艺的精湛,为了这门古老的艺术不至失传,他走遍陕北开始寻找书匠,试图重现他们昔日的风采。近日,由中央电视台导演曹建标执导,曹伯植担任出品人的纪录电影《书匠》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在曹伯植看来,明眼人是用眼睛看世界,而盲艺人是用心看世界的。盲人说书者是用心在呐喊、在吟唱,说书对于他们而言,既是谋生,更是捍卫尊严的神圣艺术。因此,多半生都在研究陕北说书,对陕北说书有着特殊感情的他决心做一些事。
  “我曾想为这一艺术的传承和这些盲艺人做点什么,把他们组织起来为他们服务,进行公益演出,传承盲艺人说书。但因种种原因,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于是我想用电影记录的方式,把他们最后的时光保存下来。”这是曹伯植制作纪录电影《书匠》的初衷。他的想法,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导演曹建标的赞同,两人一拍即合。
  电影通过曹伯植的行踪,遍访了康明义、张成祥、张斌、华世阳、燕凤喜、吴习忠、邱满囤等陕北现存的盲艺人,用“抢救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盲人说书艺术最后的风采,用令人震撼的电影语言向观众讲述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命运,运用探索性和开创性的方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全新的表现形式。电影历时四年,从摸底走访、蹲点拍摄到后期制作,终于出炉。
  “我爱陕北说书,可以说是爱到骨头里了!”曹伯植说,自己的后半生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陕北说书这个圈子里,除了做研究,也义务为这群盲艺人和民间说书艺人编词谱曲,免费进行培训,甚至看见一些生活困难的老艺人,他常常自掏腰包去资助。
  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当了解到盲艺人的艺术传承现状和生存状况如此艰难,曹伯植的内心便有了沉甸甸的担子。“我想用我剩下的生命去做成这件事、做好这件事,我感觉这是老天交给我的使命。”曹伯植用有限生命倒计时的方法促使、激励自己完成这一工作。
  曹伯植坦言,《书匠》只是一部反映陕北说书和陕北盲艺人群体的电影纪录片,不是商业片,很可能后期没有任何经济回报,但他所希望的,就是能够让观众从银幕上再次感受陕北说书的魅力,能够关注盲艺人这个群体,能够把陕北传统民间文化继续发展下去,也希望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活得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