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刊印刷机旁围满参观游客 本报记者 叶四青 李星棋
影视剧中有不少这样的情节,在革命战争年代,会有不少知识分子因一张报纸而来到延安投身革命。那么,这些报纸是在延安生产的吗?报纸上有哪些“重磅炸弹”怎么能对青年的心灵一击即中?当时的报人们想了哪些办法让报纸在“国统区”走动?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记者带你来到清凉山下的延安新闻纪念馆一探究竟。
纸和印刷机难题是这样解决的 走进纪念馆序厅,正中央的一块大石头引人注目:石头的正前方镌刻着毛泽东主席曾经给《解放日报》的题字: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石头上面还放着一本摊开的书页,一支巨大的钢笔笔直地插在书页上,默默向人们诉说着革命战争年代新闻工作者火热的工作状态。
那延安时期能不能生产报纸?答案是肯定的。清凉山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有报社、有印刷厂,这就具备了生产报纸的硬件。然而,在国民党的层层封锁下办报纸、杂志,注定要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首先,没有纸和印刷机就是个大问题。
在纪念馆二楼展馆一角,放着用来生产马兰纸的马兰草。马兰纸虽然粗糙,但为中央印刷厂坚持生产提供了基本物质保证。
陕甘宁边区原来没有造纸业,一切用纸都依赖外运。1937年4月,边区政府有了以绳头、破布为原料的造纸小作坊,但产量十分有限。
1939年9月,国民党再次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严禁纸张和亚麻等各种重要物资进入边区,这使得原本紧缺的纸张和造纸原料变得更为稀缺。压力产生动力。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在振华造纸厂工作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化学教员华寿俊等发现,被陕北老乡叫做“扯倒驴”的马兰草可生产出“马兰纸”。“马兰纸”的发明创造让马兰草“变废为宝”,也让纸的产量大大增加。1942年,边区共建成造纸厂12个,基本上满足了边区出版书报和办公、学习用纸。
解决印刷机的问题不比解决纸的问题容易。纪念馆二楼还摆放着一台黑色的对刊印刷机,那是当时中央印刷厂的宝贝。它是从国统区运回来的。受到国民党的封锁,“要制作印刷机,延安连一颗螺丝钉也没有。”纪念馆讲解员徐伟乐说。
印刷机是比钢琴都要大的家伙,它是怎样躲过国民党盘查顺利到达延安的?徐伟乐说,当时的负责同志想出一个办法:把印刷机拆成零部件,分在3个棺材中运回延安。然后,大家再重新组装,使它正常工作。
排字室的工作人员还改革字架,使排字检索速率得到大大提高,也让对刊印刷机得到更高效利用。1941年,中央印刷厂一个月排字300多万,而同期的上海商务印书馆不到100万。
报纸悄悄“走进”国统区 纪念馆二楼后方山体上的几个石窑,是新闻工作者曾工作和生活过的区域。石窑中复原了当时新闻工作中的部分环节:有中央印刷厂排字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排版、印刷的画面,有新华社收发报室的新闻工作者正在摇马达、抄收信息的画面,还有解放日报编辑室的工作画面。
据介绍,抄收电讯是新华社一切新闻的来源。在艰苦的年代里,由于电讯设备简陋,抄收电讯完全靠耳朵听和用手抄,加之信号微弱,抄报员抄报时必须全神贯注。
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在清凉山创刊。毛主席曾指出:一切党的政策,将经过《解放日报》与新华社向全国传达。《解放日报》的社论,将由中央同志和重要干部执笔。1942年2月11日,毛主席又提出,“报纸要以自己国家的事为中心,这正是表现一种党性。”“《解放日报》应把注意力放在中国抗战、我党活动和根据地建设上面,要反映群众活动,充实下层消息。”
根据毛主席和中央的指示精神,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以后的党报宣传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报纸送到边区各单位容易,怎样才能送到国统区呢?据介绍,当时,发送国统区的报刊图书,一开始从国民党设在延安的邮政局邮寄,后来,由于国民党经常查扣邮寄的报刊图书,不得不通过地下交通发送。大量的马列、毛泽东著作等进步书刊还要进行伪装后,才能发行到国统区等地。
1943年,蒋介石发表了《中国之命运》一书。该书以反共为宗旨,叫嚣一个政府、一个政权。党中央很快发起舆论反击,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论中国的法西斯-新专制主义》《评〈中国之命运〉》等文章。解放社(中共中央在延安创立的出版机构)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成单行本,伪装成流行小说、弹词唱本等,甚至直接套用《中国之命运》的书名,由新华书店发行到国统区,甚至到达重庆国民党政治学校的图书馆里。
就这样,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延安时期党的新闻机构在跨越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后,不断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人民群众呼吸相通,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