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子湾村村民贾生贵介绍他爷爷当年聆听毛主席“雪地讲话”的场景 85年前,甘泉象鼻子湾村下着鹅毛大雪,这个藏在大山中鲜少有人问津且人口稀少的小村落忽然热闹起来……
8月12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媒体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的记者们追寻中央红军转战陕北的足迹来到甘泉县,了解那次让人在雪地里热血沸腾的重要讲话。
从县城出发,沿着洛河岸边一路向南行驶16公里,就到了著名的“雪地讲话”发表地——象鼻子湾村。走进村头,路旁一个平整的小院,树木林立,中央立着两块介绍“讲话”内容的石碑,甘泉县委党校老师李玲站在旁边,记者们纷纷凑上前去,听她讲述当年的场景。
“这里原来是一片小树林,在大树下的土台子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长征胜利结束了,敌人围追堵截的计划破产了!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终。”李玲指着前面的空地介绍道。1935年11月6日上午,红一方面军各部和红十五军团部分指战员从驻地来到象鼻子湾村集结,毛泽东在这里第一次作出了“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伟大论述,这一演讲后来被史学界称之为“雪地讲话”,是对红军长征最早的总结。
“雪地讲话”不仅在历史上意义深远,对居住在旧址旁的村民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我爷爷曾经告诉我,他心里一直记着毛主席在雪地里给红军讲话的情景。”83岁的甘泉县象鼻子湾村村民贾生贵告诉记者,从爷爷贾有旺到他这一辈,三代人一直生活在这个小村庄里。“爷爷说部队在村口的大树前开了一个会,一位高个子、湖南口音的领导站在土台上给大家讲话。我爷爷没上过学,听不懂说了些啥。只记得当时的雪好大,特别冷,很多红军战士衣衫单薄,有的战士裤腿上的布都是一条一条的,根本挡不住寒,但他们腰板都挺得很直,眼睛里放着光。”描述这段历史时,贾生贵老人充满自豪感。如今,看到每天都有不少人来家门口参观学习,他更加认定那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讲话。
听到贾生贵老人的介绍,李玲想到了毛泽东的经典之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她号召现场记者共同朗诵,从诗中体会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英勇壮举。
跟随李玲的脚步,记者来到了贾生国的家中,他拿出了一把当年红军留下的大刀,80多年过去了,刀面上虽然锈迹斑斑,仍然能看得出上面刻有的“马到成功得胜回营”八个大字。
54岁的贾生国告诉记者,当时爷爷贾永康主动用家中的木桶挑水送给附近居住的红军战士使用,为了感谢他,红军便将一把大刀送给他。“后来,这把刀成了我们家的传家宝,一代一代传到我这里,现在就是多少钱也不愿意卖。”贾生国手捧着大刀,自豪地说。
“‘雪地讲话’之后,在甘泉道镇部署了直罗镇战役,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十五军团团结一致、密切配合,最终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研究县境内党史18年之久的甘泉县党史办原主任史云楼向记者介绍道,正是由于“雪地讲话”发挥作用,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才为彻底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奠定基础。
“这次讲话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进行总结,阐述了它的伟大意义,标志着党中央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也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史云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