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26日
满川尽披“黄金甲” 直罗贡米美名扬
——富县发展万亩稻田小记
村民用机器收割稻子
  通讯员 夏蓓蓓
  秋分时节,富县直罗镇的千亩水稻抽穗拔节,长势旺盛,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阵阵稻香传递着丰收的喜讯。
  家住胡家坡村的赵玉亮正在稻田里忙碌。
  “以前种玉米,一年忙活下来也就赚个千把块钱。”赵玉亮感慨道,“现在,亩水稻的收入是玉米的3倍,日子过得有盼头!”
  去年,他的100亩稻田出米7万斤,收入40万元。
  尝到甜头的不止赵玉亮,2018年直罗、张家湾镇的2000亩富硒大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总产量达到1400吨,以均价4.5元/斤的价格销往省内外,稻农们赚得是盆满钵溢,直罗富硒大米一时声名大噪。
  据悉,富县现已建成2个富硒大米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和2个50亩水稻品种繁育点,恢复稻田11000亩,年产量5000吨,水稻种植已成为川道地区的特色产业。
  更让人欣慰的是,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原生态产品保护的相继认证,让直罗贡米进军市场底气十足。
  好山好水好大米。在张家湾镇的川庄村、王家角村、张家湾村,葫芦河三类水可饮用水源被引入稻田,育秧、栽插、收割全过程按照有机标准规范化,1500亩的有机水稻基地形成了稻鸭共育、稻鱼共生的生态循环体系,实现了水稻纯绿色生产和稻鸭双丰收。
  “我们不用农药、化肥,除草是人工,防虫是用防虫板和夜光灯。”川庄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庆军介绍道,“把鸭子放到稻田里,鸭子就把小草和害虫除掉了,鸭子的粪便是最好的有机肥。”
  如今,直罗贡米已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但这对于开拓创新的富县人来说还远远不够,在胡家坡村,稻农们又对水稻作出了新的“定义”。
  走进胡家坡,稻浪翻滚,鸭鱼嬉戏,生动可爱的稻草人立在田垄上,祥鹿腾飞的稻田画镶嵌其中,荷花池、菊花园、植物园等观光节点正在逐一打造,直罗贡米科技馆、民俗馆、村史馆等地域特色文化展示节点正在一一建设,前来采风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一派美不胜收的田园画卷。
  “去年冬天,村里举办了首届冰雪节,我从西安购置了一些滑冰设备,来玩的人可多了!”村民赵正富说,“等收了稻,就可以着手准备今年的‘副业’了。”
  春来插秧忙,夏来暑意消,秋来稻花香,冬来冰上戏,胡家坡俨然成为城里人趋之若鹜的游玩胜地。
  未来,富县还将以胡家坡村为核心区,建设沿葫芦河和小河子川景观带,打造水稻生产园、直罗战役纪念园、寨子山景区等,以“塞上小江南”为底色,以“现代农业、旅游休闲、田园民居”为主线,描画出一幅农旅融合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