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26日
“管”出好苹果“选”到好价钱
——富县苹果产业发展小记
    ●果农喜获丰收
  通讯员 夏蓓蓓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丰收的苹果使富县中指塬的秋色愈显美丽。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通风透气,这里成为苹果的适生区。在37.2万亩果园里,随处可见红彤彤的苹果和忙碌的果农。
  近年来,富县大力实施苹果“提质增效”工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示范县、国家级出口水果(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等一系列有力认证,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体系,为富县“延安苹果”增加了“含金量”。
  随着苹果提质增效工程的不断深入,果农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羊泉镇鹿首村的杨昌元,就是远近闻名的“牛人”,他的3亩半果园年年都刷新着苹果销售的新纪录,而这些斐然的成果都得益于他多年来的精细化管理。
  陕西省第一次“果树革命”的“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4项关键技术,杨昌元率先实践。从2015年开始,他就只用有机肥,并坚信无公害、绿色天然的就是好东西。
  在富县,像杨昌元这样的果农不在少数,他们凭着20余年的种植经验,不断尝试着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摩擦与碰撞,践行出一套套新经验、新做法,用辛勤和智慧为富县“延安苹果”立足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该县的100余家企业在“把脉”市场之后,依托苹果产业后整理,也蹚出了一条“兴业之路”。
  在高塬果业合作社,数以千计色泽鲜亮、大小均匀的早熟苹果沿着4.0智能选果线徐徐前进,分拣、包装后,便可出售。
  “选果线选果效率高、分类准,连有‘霉心病’的苹果都能分拣出来,这是人工分拣无法实现的。”该合作社理事长孔建军说。
  智能选果线分拣出优质果,结合人工分拣的传统形式,让优质果进入高端市场,残次果进入批发市场和果汁厂,分级分价销售模式的优势逐渐凸显。
  “前年,我的苹果是论堆卖,吃了不少亏。”交道镇吉家村的果农吉刚峰说,“去年,70#苹果每斤2.6元,75#苹果每斤3.5元,80#以上的苹果每斤4.8元,比论堆卖时每斤要多卖0.27元。”
  好苹果卖上好价钱,“走出去”也很重要。
  今年9月份,该县县委书记李志锋、县长李彦侠和其他县级领导分别包抓乡镇、企业,带着销售团队赶往广州国际果蔬展、杭州世纪联华超市、金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北上广深等苹果主销地,推介富县“延安苹果”,并与多家大型果品营销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共签订7.6万吨的销售订单。
  如今,富县25.2万亩国家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苹果基地,17万亩绿色食品苹果基地,1.7万亩有机苹果基地,每年所产的57万吨苹果远销印度、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埃及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富县“延安苹果”的品牌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