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票证的记忆
贾落成
  我特别喜欢收藏过去的那些老物件。前些天,在家中整理物品时,随手拿出衣柜抽屉里那本钟爱的“集邮”收藏册,翻看着里面已退出历史舞台且保存完好的粮票、布票、肉票、油票等10多种票证,我浮想联翩,思绪万千。一张张当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普通票证,它来自于岁月的箱底,蜷缩在我的记忆中,折射出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影子,记录了从延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历史轨迹。
  时间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的城乡可谓是票证满天飞,买啥东西都需要凭票供应,像吃肉用肉票,买油用油票,吃米面凭粮票,穿衣戴帽用布票,还有糖票、煤票、棉花票、自行车票……每遇逢年过节还得加发鱼票、菜票等。那时,市民的猪肉供应是每人每月一斤,食糖二两、食用油四两。当时我家有5口人,操劳家务的母亲为一家人吃饭穿衣操碎了心,每天得算计着过日子,如果月初把肉票用完了,月底就得过清汤寡水的日子。每年的12月发第二年的票证,到时,家家户户须带户口本和粮油证,到定点粮站排队领票,长龙般的领票队伍是那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上街购物千万别忘了带票,否则即便排到你了,还是得空手返回。
  记得1976年一个寒冷的冬天早晨,我去距家2公里路的公社卖肉点排队买肉,谁知排了半小时才轮到我,可一掏衣袋发现忘记带肉票。于是,我二话没说,赶紧吃力地骑着自行车回家取肉票。当我返回卖肉点时,肉案子已是货空人散。那个时候“僧多粥少”,货物供应短缺,即便你手中有票,也未必啥东西都能买到,生活必需品的短缺,是当时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常态。 
    再仔细翻看那一沓儿布票,我数了数正好是1丈7尺3寸,那可是当时家里一个人全年的布票数量。当年,这些布票真实地承载着我对生活的渴望。我清楚地记得,在那个缺乏色彩的年代,人们对衣服的唯一奢望只能是遮羞和御寒,黑、灰、蓝是那个年代服装的主色调。平时,母亲在劳作之余,将家里积攒下来的棉花纺成线,经过浆、洗、经、纬后,将其精心织成老粗布,然后用一袋染料放进锅里煮,方才做成有色彩的布来。每到衣服更换的季节,家里的厨房就变成了印染坊,待染好颜色的布晾干后,母亲便带领我们兄弟去缝纫店做新衣裳。然而,时间的牙齿从不吝啬我们身上的遮掩,不知是粗布织得不结实,还是我们这些淘气鬼太调皮,穿上时间不长,棉衣的花朵开始在身上绽开。
  在那样的年代,自己多么希望能成为一只高飞的大鸟,也好让亮丽的羽毛任意在蓝天伸展。一种衣装就是一种象征,一种包装就是一个年代,在计划经济时代,粮票、布票、肉票、油票伴随着短缺,见证着无奈的母亲为子女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忽如一夜春风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此,我国的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城乡人民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市场异常活跃,老百姓的直观感受是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变得丰盈起来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政府宣布沿用了几十年的票证退出了历史舞台。
  购置生活用品不再需要票证,凭票证买东西的长龙迅速消失得无踪无影。在繁华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想买啥就买啥;热闹非凡的农贸市场里,鲜嫩蔬菜和鲜活的水产品、家禽让人目不暇接,随意挑选,给百姓餐桌增添了许多美味佳肴。你想吃新鲜大米,农民兄弟会把亮晶晶的新米送上门;你想吃肉,现宰现卖的猪羊鸡鸭鱼肉随时供你选择。至于买布做衣,选择性更多样了,商店里款式新颖、色彩艳丽、功能齐全、配套的四季服装应有尽有。票证消失,市场经济的活跃,标示着城乡居民物质丰盈、生活富裕的时代的到来,此时,老百姓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前些年,我偶尔闲暇时,把这些保存完好的票证拿出来让读中学的儿子看看,向他讲述这些老物件的往事,儿子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是天方夜谭,数次半信半疑向我发问:难倒那个年代商品物质真的那么缺乏吗?如今,在蜜罐中幸福成长的孩子,对凭票供应物品的那段历史觉得新奇,甚至还会质疑。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新中国成立7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弹指一挥间,但百姓生活却是天翻地覆地变化,市场供应由商品匮乏到物质丰盛,一应俱全,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不缺,百姓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